食品加工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 刘爽 李亚栋

食品加工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0

机械自动化技术作为现代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这种技术不仅能显著提升食品加工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还能有效保障食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精确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食品的追求。因此,深入探讨食品加工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机械自动化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重要性

1.1 提高生产效率

在食品加工领域,生产效率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实现了生产效率的质的飞跃。传统食品加工高度依赖人力劳动,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包装,各个环节都需要人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下。以肉类加工为例,人工屠宰、分割牲畜不仅速度慢,而且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而机械自动化屠宰生产线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自动化生产线通过精确的机械装置和先进的控制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屠宰牲畜的一系列工序,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1.2 提高产品质量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为食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技术能够精确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在饮料生产中,自动化灌装设备可以精确控制饮料的灌装量,确保每一瓶饮料的容量都符合标准。同时,自动化杀菌设备能够根据饮料的种类和特性,精确控制杀菌温度和时间,从而有效杀灭饮料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保证饮料的卫生安全。

2.机械自动化技术在食品加工各环节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自动化技术逐渐渗透到食品加工的各个环节,在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食品加工的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保障了食品安全。

2.1 原料处理环节的应用

在食品加工中,原料的清洗是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工序。传统的清洗方式往往依赖人工,效率低下且清洗效果难以保证,而机械自动化清洗设备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例如,在果蔬加工中,自动化的果蔬清洗机利用高压水流、毛刷和喷淋装置,能够对果蔬进行全方位的清洗,有效去除表面的泥土、农药残留和微生物。这些清洗机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果蔬种类和清洁度要求,精准调控水流强度、清洗时间和毛刷的硬度,以达到最佳的清洗效果。在肉类加工领域,自动化的肉类清洗设备可以通过气泡清洗、超声波清洗等技术,有效去除肉类表面的血污、杂质和病原微生物,显著提高肉类的卫生安全等级。

2.2 加工制造环节的应用

2.2.1 切割与粉碎工序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切割和粉碎是食品加工的基础单元操作,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些操作更加高效、精准。自动化的切割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程序,对肉类、蔬菜等进行精确的切割,保证切割的尺寸和形状一致。例如,在肉类加工领域,自动化的肉类切片机能够快速、均匀地将肉类切成薄片或肉丝,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美观度。粉碎设备则可以将谷物、坚果等原料粉碎成所需的粒度,满足不同食品加工工艺的要求。一些先进的粉碎设备还具备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原料的特性和粉碎要求,自动调整粉碎的速度和力度。

2.2.2 搅拌与混合工具的自动化控制

搅拌和混合是确保食品原料均匀混合的重要工序。机械自动化搅拌设备可以实现精确的搅拌速度和时间控制,保证原料的充分混合。在饮料生产中,自动化的搅拌设备能够将果汁、糖浆、水等原料均匀混合,提高饮料的口感和品质。在烘焙食品加工中,搅拌设备可以将面粉、糖、油脂等原料充分搅拌,形成均匀的面团,为后续的烘焙工艺奠定基础。一些搅拌设备还配备了加热和冷却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工艺对温度的要求。

2.2.3 烘焙与蒸煮环节的自动化智能热处理

烘焙和蒸煮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热处理环节,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些过程更加稳定和可控。自动化的烘焙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食品种类和工艺要求,精确控制烘焙的温度、时间和湿度,保证食品的烘焙效果一致。例如,在面包生产中,自动化的烘焙炉能够均匀地加热面包,使面包表面金黄酥脆,内部松软可口。蒸煮设备则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蒸煮时间、压力和温度的精确调节,确保食品的蒸煮质量。

机械自动化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详细介绍其在各个关键加工环节的具体应用及影响,如表1。

原料预处理:采用自动化清洗、切割设备,能够快速且精准地对各类食材进行清洗与切割,大大提高了原料处理的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同时保证食材处理的标准化,为后续加工环节奠定良好基础。​

配料与混合:精确配料系统可依据预设配方,精准称取各种原料,自动化混合机则能将不同原料均匀混合,确保每一批次产品的配方准确性,使产品质量稳定一致,符合生产标准。​

烹饪过程:智能烤箱以及自动化烹饪设备,能够精确控制烹饪的温度和时间,避免因人为操作差异导致的烹饪失误,确保食品达到最佳烹饪效果,提升产品品质。​

冷却与定型:自动化冷却线和定型设备的运用,可实现食品的快速冷却与定型,减少食品在冷却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风险,保证产品的形态和质地,提高生产效率。​

包装与封装:自动化包装机和封装机,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食品的包装和封装工作,不仅提高了包装效率,还能保证包装的密封性和美观度,有利于产品的储存和运输。​

质量检测与控制:自动化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食品的质量,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快速检测,及时发现不合格产品,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次品率。

2.3 包装环节的应用

2.3.1 自动包装机

包装是食品加工的关键终端工序,对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决定性作用。自动包装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包装效率和标准化水平。该设备可根据食品的形状特征、大小和包装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例如,对于颗粒状食品,可以采用立式包装机进行包装;对于液体食品,可以采用枕式包装机进行包装。现代自动包装机可实现高速包装连续作业,包装速率可达每分钟数百件,大幅优化生产效能。

2.3.2 包装质量检测自动化

包装质量的检测已实现全自动化技术集成。基于机器视觉系统与高精度传感器的检测设备,自动化的包装质量检测设备可以对包装完整性(如密封强度)、外观缺陷(如印刷瑕疵)及计量准确性(如净重偏差)等进行实时在线检测,确保符合食品安全与标准化要求。

2.4 仓储物流环节的应用

2.4.1 自动化仓储系统

在食品加工的仓储环节,智能化仓储系统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仓储作业效率和空间利用率。自动化立体仓库采用高层货架存储货物,通过堆垛机和输送机等设备实现货物的自动存储和检索。这种仓储系统可以根据货物的种类、批次和出入库频率,合理安排货物的存储位置,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同时,自动化仓储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库存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提醒企业补货和处理过期货物。

2.4.2 物流自动化

在食品加工的物流配送环节,自动化输送设备和分拣设备的应用提高了物流效率。自动化输送设备可以将食品从生产车间快速、准确地输送到仓库和发货区。分拣设备则可以根据订单需求,自动将不同种类和数量的食品分拣到相应的包装箱中,实现快速、准确地发货。

3.机械自动化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趋势

3.1 智能化水平持续深化

未来,机械自动化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可实现食品加工全流程的智能决策与精准控制,提升产品效率和品质稳定性。

3.2 绿色环保成为发展重点

随着环保法规的完善与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机械自动化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未来,自动化设备将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和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加强对食品加工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3 个性化定制生产成为趋势

消费者对食品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未来机械自动化技术将支持食品加工企业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的结合,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和工艺参数,生产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食品。

3.4 跨领域技术协同创新

机械自动化技术将与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进行融合发展,推动食品加工行业的创新升级。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出更加健康、营养的食品原料,结合新材料技术改进食品包装材料和工艺,提高食品的保鲜期和品质,推动食品加工技术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4.机械自动化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4.1 智能质量监控系统的应用

在现代食品加工行业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优化升级。尤其是智能质量监控系统的应用,通过为食品加工的高效性、安全性与过程标准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智能质量监控系统通过集成传感器、图像识别及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集成,实现对食品加工各环节的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例如,在自动化包装线上,系统可以精准识别包装是否密封完整、标签是否准确,从而有效避免次品流入市场。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预测设备异常或产品偏差,提前进行调整和维护,降低故障率并保障生产连续性。

4.2 促进个性化定制与柔性生产的协同发展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趋势,个性化定制食品已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未来,机械自动化技术将推动食品加工行业向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快速换模技术,生产线能够灵活调整生产流程,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例如,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选择食材、调料和烹饪方式,定制专属的预制菜或烘焙食品。自动化生产线能够根据消费者的订单信息,动态优化生产参数,实现个性化定制产品的规模化高效生产。

柔性生产系统是指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流程的生产系统。未来,机械自动化技术将促进食品加工行业柔性生产系统的构建。通过集成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企业能够实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动态重构生产计划和生产资源配置。同时,柔性生产系统还能实现生产线的快速重构和升级,以适应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需求。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竞争力。

4.3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模式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再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重要范式。未来,机械自动化技术将促进食品加工行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例如,通过构建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通过开发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可有效替代传统的塑料包装材料,从源头降低生态环境负荷。同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实现废弃物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废弃物处理效率和资源回收率。

结论

机械自动化技术显著提升了食品加工的生产效率、确保了产品质量、增强了食品安全性并优化了生产成本。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面临着技术成本高昂、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设备适应性不足以及食品安全标准持续提升等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优化技术成本、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设备适应性和健全食品安全控制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展望未来,机械自动化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将朝着智能化、绿色环保、个性化定制生产以及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方向不断迈进,为食品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简介

刘爽(1980-),男,汉族,吉林九台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粮油化工及食品加工类。

李亚栋(1979-),男,汉族,吉林九台人,大专;研究方向:粮油化工及食品加工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