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环节的因素及质量控制对策
作者: 刘胜
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就是实验室检验人员通过物理、化学等技术手段,对食品的成分、物质及添加剂含量等展开检验的过程。通过实验室理化检验环节,可以有效确保食品质量,并监督与检验食品安全标准的落实。从现状来看,国内食品实验室的理化检验环节仍然存在些许漏洞,影响食品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因此,如果缺乏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就非常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对居民饮食造成严重影响,制约目前食品领域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检验人员需明确影响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环节的各项因素,不断提升食品检验专业技能,通过科学的检测仪器与手段来提升检验质量,进而确保食品检验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1.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的影响因素探究
1.1检验环境
检验环境是工作人员开展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确保检验数据准确性的基本前提,实验室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及气压等,均会对食品实验室的理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实验室会专门制定内部设施、电力排水及排风等方面的规范需求。但从食品检验现状来看,实验室检验环境仍然是影响检验数据的主要因素,而这多是工作人员思想不重视或者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即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实验室项目规定的环境要求展开理化检验。此外,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要求恒定实验室内的温度与湿度等指标,就会造成温差大及气压异常等情况,进而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1.2检验材料
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离不开检验设备、量器及试剂等材料的支持,而这些材料正是影响实验室理化检验数据结果的因素之一。在检验阶段,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各类设备和仪器对食品展开检验。同时,通常情况下,需要应用两种及以上的检验材料,若检验设备精度不足、试剂材料的剂量存在偏差,便会对食品检验效果造成负面影响。此外,现阶段,国内食品检验实验室开始配备尖端检测仪器,这些仪器的检验效率较高,能够充分满足实验室各类食品检验的需求。但要注意的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技术应用水平等会对这些仪器的应用效率造成影响。在应用过程中,若出现使用不规范、使用前没有校准仪器等情况,将会对实验室检验仪器的准确性与精度造成严重影响,进而无法保证食品检验数据的真实性。此外,检验量具刻度管模糊、称重天平精密度下降,以及检验试剂用量不准确等,也是影响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数据结果的重要因素。例如,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标准规范应用检验试剂,将会对检验结果造成直接影响。
1.3检验方法
在实验室食品理化检验的过程中,针对不同食品,需要应用不同的检验方式,但是,通过实践研究发现,检验方法仍然是目前影响食品检验结果精确性的重要因素。例如,在一些实验室中,用于检验食品的技术方法过于落后,缺乏创新的检验方法,在检验时直接将检验新规定或非标准化检验方法应用到检验程序当中,以及没有按照标准检验规定展开检验工作等,均是影响实验室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真实性的重要因素。此外,当前我国的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可供工作人员用于食品检验的新方法种类有限,因此,可用来参考的检验依据缺乏灵活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食品生产厂商会尝试生产能够通过理化检验的不合格产品,进而对食品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检验方法的滞后会导致一些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食品进入市场。
1.4物料使用、保存、处理
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涉及的检验食品数量较大且种类繁多,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借助不同物料来开展检验工作。此外,在检验过程中会产生各类废气、废水及垃圾等,如果对这些检验废料的处理方式不当,不仅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还会对周边居民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在食品实验室检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各类物料的保存条件、使用规范及废料的处理手段等等,以避免物料因素对食品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1.5样本问题
影响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结果的样本问题因素包括食品样本的采集、运输与保管等。一些食品在检验前需要经过采集等程序,而这些事前程序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首先,食品样本采集会受到专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工作人员会出现样本采集不合格及保存不当等情况,典型表现为采集样本被污染。这些样本将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其次,在采集阶段,工作人员会面临各类液体样本,而这些液体食品会出现沉淀现象。在采集过程中,若没有均匀搅拌检验样本,那么所采集的样本就无法发挥代表作用,进而对样本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最后,不同的食品样本在保存及运输方式上有着不同要求,这也是影响食品样本理化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例如,样本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低温或者密封保存,而一旦保存不当,就会对食品样本的理化性质造成影响,并使食品样本的成分发生理化改变,进而对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1.6工作人员操作问题
实验室食品理化检验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检验人员缺乏实验室理化检验的专业知识,并在检验程序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与短板,如检验人员并不熟悉食品理化检验流程,或者缺乏检验经验而无法开展正常检验工作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制约实验室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开展,而且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此外,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极高的专业能力,而且要求其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但现阶段,一些食品检验工作人员存在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工作散漫、态度消极,进而导致检验结果出现问题。
2.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相关对策
2.1做好实验室食品理化检验环境规范工作
做好实验室食品理化检验环境规范工作是食品理化检验程序的关键一环,能够为后期仪器校准、试剂配制等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依照有关要求开展实验室布局建设。
强化实验室食品理化检验环境保障。首先,从实验室的构建角度来看,实验室需要选择聚丙烯等耐腐蚀能力较强的材料,同时时刻监测实验室内温度、湿度及气压等因素的变化情况;其次,天平室等关键区域需要配置空调及除湿机等设备,以避免环境因素对食品理化检验造成影响;再次,实验室内需要专门配备卫生管理用具,及时清理实验室内的垃圾和废物,以确保实验室长期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最后,做好实验检验试剂的存储与保管等工作,避免检验试剂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污染;另外,工作人员需定期检查实验室食品理化检验设备、仪器的性能,确保设备性能符合检验要求。此外,监督管理人员需定期对实验室环境展开检查,同时指出实验室环境的短板,通过强化检验环境的规范性来为食品理化检验工作保驾护航。
2.2规范使用实验室内各类器具
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工作需要依靠各类仪器、设备、量器与试剂来实现,因此,工作人员在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检验需求,科学、规范地选择检验器具,同时提前对相关器具展开检验,以此确保其准确性与可靠性。例如,因为食品理化检验对于天平的使用频率较高,所以工作人员需定期对称重天平进行校准维护,以确保称重天平的灵敏性。为提升检验设备的可靠性,检验部门一方面需要加大检验器具的力度,另一方面需要主动淘汰落后设备并积极引进高新设备。针对食品检验中存在的药剂问题,工作人员需要确定检验试剂的浓度、性能及用量等,为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数据支持。
2.3规范检验流程与操作方式
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开展食品理化检验工作。在检验阶段,工作人员需要以实验室现行标准为依据,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一套科学、有效的食品检验流程,以减少人工操作等问题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此外,工作人员需要针对不同检验样本制订差异性检验方案,在确保操作方式正确的基础上做好细节管理工作,并注明检验阶段的注意事项等。在检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主动运用多种方法融合的方式来提升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当检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情况时,应当重复检验,以此提升最终检验结果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2.4样品、物料规范管理
通常情况下,检验食品具有种类多、基质成分复杂的性质,一旦处理不到位,便容易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在样品、物料规范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工作人员应重视食品样品采集工序,确定样品样本采集总量。如果样品采集过于单一,将无法确定检验数据的全面性,而样品采集过多,则会对检验效率造成影响,并加剧实验室检验工作的负担;其次,工作人员在样品采集完成后需要规范运输工作,避免样品出现污染、损坏等情况;再次,在拿到食品检验样本以后,工作人员需要尽快开展检验工作,以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针对实验室内的物料管理,检验部门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制订检验物资采购方案,然后构建专业化的物资保存、核查与使用制度,如对于腐蚀性药剂、易燃易爆品,需要通过特殊储物柜进行保存管理。
2.5强化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
通过对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来看,工作人员是影响食品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为控制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造成的不利影响,食品检验部门需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围绕上述两个方面对工作人员展开定期培训。同时,检验部门需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培训内容,然后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检验技术规范、职业道德操守等几个方面入手展开培训。为提升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检验部门需通过“培训+考核”的模式来确保教育效果,并建立奖惩政策来刺激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此外,通过构建奖惩机制,可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确保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步骤展开检验工作,以最大程度上降低人为因素对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干扰。
2.6确保理化检验数据的品质
为确保实验室食品理化检验的品质,需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工作人员一方面要注重食品理化检验程序,另一方面要真实、详细地记录检验数据,同时在检验完成后对比数据是否存在异常。此外,工作人员需要与数据记录员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做好检验数据的记录工作。两者之间应相互监督,以确保最终数据结果的真实性。第二,制定标准化检测流程。检测流程是否标准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数据统计,因此,实验室需要对现有食品检测流程进行优化,同时依照技术标准及规范规定等确定检测方法。实验室食品理化标准检测流程分为样品抽取、样品制备、样品预处理、样品分析检验等几个环节,只有按照有关流程完成检测工作,才能详细记录数据,并在数据记录完成后有效处理检验完成的样本样品。此外,食品理化检测的记录数据应包括营养成分、元素种类及含量、药物(农药,兽药)残留、添加剂,以及微生物等。针对不同食品,其检验标准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将样品的检验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以得出检验结论。
2.7完善检验报告的编审与批准
出具检验报告是实验室食品理化检验的最后环节。在食品理化检验完成后,工作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与现有数据来提供食品安全检验报告,同时保证报告内容的完整和填写方式的规范。对于检验报告,需判定其数据指标是否准确,同时规范执行编制、校对、审批三级审核程序。此外,在检验报告编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做好细节管理工作,例如在报告中明确检验样品的抽取与数量,同时记录好检验食品样品的检验方法与判定依据,以此确保报告数据与原始记录的一致性。
2.8建设专业的实验室
实验室的规划和定位是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基础和灵魂。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在专业上涉及食品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食品感官品评等多个学科,在功能上又涉及给水、排水、通风、排风、强电、弱电、空调、消防、废气废液处理、集中供气等复杂的工艺技术。其间,需考虑实验室建设的环保、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等。
结语
本文先对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再就提升食品理化检验质量的对策展开分析。通过论述可知,现阶段影响食品理化检验的因素较多,因此,工作人员需对这些影响因素需展开主动探究,从环境、制度规范、人力管理及检验用具等几个角度出发,制订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不断补足食品理化检验中的短板,将食品安全作为食品理化检验的头等大事,以确保理化检验结果的及时性、真实性与权威性,不断提升未来食品领域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