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做好“茶文章”

作者: 马跃峰 苏滨

高山云雾出好茶。作为贵州重点产茶区,近年来,黔南州因地制宜,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2月,毛尖镇7个村成立合作联合社,推动标准化专业化茶园采摘管护服务,吸纳村民成为职业茶工。如今,合作联合社已小有名气,周边不少乡镇都来购买服务。目前,60多名茶工服务的茶园总面积达3900亩。

“之前一亩地一年管护费在1000元到1200元,收入有3000元。现在采取机械和人工结合的方式,管护费降到四五百元。”合作联合社负责人张银说。

近年来,黔南州聚焦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本地优质茶企,联合外地知名茶企,培育出“贵天下”“黄红缨”等都匀毛尖知名企业品牌,推出“云雾贡茶”“贵州金花茶”等黔南地方特色品牌,打造出“中茶牌”“八马牌”“元祖牌”等联名品牌产品。

“惠水县摆金镇有一个古茶树群,其中一棵野生古茶树已有800多年树龄,承载着黔南州茶文化的深厚底蕴。”黔南州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张丽娟介绍,立足本地茶树种质资源,当地积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茶树品种,初步筛选出20个优势单株,正陆续开展品比试验,目前已经选育出3个新品种。

通过将新研究集成的技术及时推广,黔南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仅在2022年,黔南州农业科学院与州内7家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提质增效示范茶园2.6万亩,示范带动周边茶园12.8万亩,新技术应用使茶园亩产从2019年的89.43公斤,上升到140.64公斤,累计为7家企业增加产值4398万元。

茶产业是黔南州的传统特色产业。近年来,黔南州坚持茶园绿色生态理念,狠抓标准茶园建设,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园,为探索多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高度重视茶园管护,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推广茶园农业综合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在草害防治方面,推广使用生态除草方法,保护茶叶发展的生态环境,确保从源头上做健康茶、干净茶、生态茶。”黔南州农业农村局局长潘建辉说,通过引入贵州大学绿色茶园建设院士团队、省农业科学院以及省内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成果,在各个示范点上推广实施,当地建成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茶园38.26万亩、有机茶园5.22万亩。

推动茶旅融合,延长产业链条。黔南州出台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方案,谋划推出金牌都匀毛尖体验之旅、云雾贡茶发现之旅等6条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精心串联都匀茶文化影视小镇、茶博园、螺蛳壳、贵定金海雪山、云雾茶乡、瓮安建中茶文旅小镇等茶文化旅游资源,并与世界自然遗产之旅等传统精品旅游线路一体推广。

“我们发掘毛尖文化,形成一批茶旅融合、茶文结合的产业新业态和多条精品旅游新线路,实现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郭正勇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