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内侧鼓包是怎么回事
作者: 杨天佑有些人走着走着,大腿根部就鼓包了。即便尝试将其推回原位,仍然反复出现,而在休息或平躺时包块又自行消失。当心这或许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在重力作用下,人体腹腔内的脏器易堆积于骨盆腔,特别是腹股沟内侧的薄弱区域。当腹腔压力因多种原因升高时,这些脏器就可能从薄弱区域突出,形成腹股沟区的包块,即腹股沟疝。因此,腹股沟疝常在站立时出现,躺下时缩小或消失。
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是引起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
腹股沟疝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层,且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老年人肌肉萎缩,腹股沟区更加薄弱,内有血管、精索或者子宫圆韧带穿过,给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此外,老年人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等疾病,致使腹腔压力升高,为疝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其他年龄段(如儿童和青壮年)人群,其腹股沟疝的形成则多与先天因素有关,如腹壁结构的异常薄弱、胶原蛋白及纤维合成的异常等。
特殊情况下,如女性在妊娠和生育过程中,或健身锻炼时过度使用腹部力量,也可能导致腹腔压力异常升高,从而诱发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如何治疗?
1岁以下的婴儿有自愈的可能,可暂不手术,进行观察等待。
腹股沟疝成人患者一旦诊断明确,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目前,国际公认的无张力疝修补技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腔镜下通过3个小切口(腹壁上取1个1厘米和2个5毫米的戳口),将隆起的脏器还纳回腹腔内,剥离疝囊,并使用人工合成的补片材料来修补腹股沟区的缺损,从而防止疝气的复发。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这个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手术伤口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通常术后麻醉清醒即可下床活动,最快术后24小时即可出院。
有些患者年老体弱、患全身严重并发症或具有明显手术禁忌证,治疗通常采用医用疝气袋,使用专业卡环及棉垫卡住腹股沟管内环口,使疝不再突出。同时避免用力咳嗽、排便等情况,从而降低腹股沟疝嵌顿的风险。勿以“疝”小而不为,发现疝气尽早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