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轻度脂肪肝应该怎么办
作者: 孔令红“医生,我体检报告上写着轻度脂肪肝,我才24岁,平常也没有什么症状,年纪轻轻就有脂肪肝,怎么可能?是不是出错了?轻度脂肪肝能不能逆转?会不会肝硬化?还能好不?应该怎么办?”小李拿着体检报告焦虑不安,正在肝胆外科门诊进行现场咨询。
说起脂肪肝,往往人们都不太在意。一般在体检时才被发现,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仅会出现食欲减退、乏力、腹胀等症状,因而不易引起重视,部分症状被原发病症状掩盖未引起注意。而当出现肝区疼痛、恶心、呕吐时,脂肪肝已到一定程度了。查出脂肪肝,不痛不痒、没有感觉,我们应该怎么办?没有症状就不用管了吗?答案是不行,还得管,而且得好好管,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危害。
脂肪肝,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据调查,全球1/4以上的成人有脂肪肝。我国脂肪肝患病率高达27%,且趋向年轻化。儿童脂肪肝日益增多,无论高矮胖瘦,均有可能被脂肪肝盯上。
什么人容易患脂肪肝?
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的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及酒精摄入量的增加等。资料显示,肥胖症、酒精中毒和糖尿病是脂肪肝最主要的三个病因。以下四类人最容易患脂肪肝:
1.缺乏运动、迅速增重人群
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超过28的人有60%的可能患脂肪肝;特别肥胖的人(BMI超过40)脂肪肝的发病率甚至可高达90%。
2.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
约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肪肝,发生机制与胰岛素密切相关。血脂水平高的患者,会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而引发脂肪肝。
3.长期酗酒者
75%~95%长期饮酒者有脂肪浸润的情况,肝酶等肝脏指标远高于正常水平。数据显示,每天饮酒超过80克时,患脂肪肝的概率会增加5~25倍。
4.营养不良人群
有人会问为什么瘦子也会得脂肪肝?
消瘦可以导致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因为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缺乏蛋白质,人体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于肝内,出现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脂肪肝可以逆转吗?
脂肪肝是一个可逆性疾病,只要在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早期的脂肪肝是最容易纠正治疗的,这时候经医生检查没有太大问题,不需要用药治疗,只要对生活方式多加注意,是可以恢复健康的。千万不要觉得轻度脂肪肝就是一个不严重的疾病,认为是“轻度”就可以继续胡吃海喝、不运动。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重度脂肪肝、肝硬化等多种疾病和并发症,也就不远了。
脂肪肝治疗的关键在于消除病因,最佳治疗手段是改善生活方式。早期单纯性轻度脂肪肝,通过积极干预可以使病情发生逆转,如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肥逆转,可以让肝脏恢复健康。
1.改变饮食结构,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治疗脂肪肝的第一步就是改变饮食结构,避免高脂肪、高糖、低蛋白的饮食,控制膳食总热量摄入。调整膳食结构,注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衡,限制含糖饮料、糕点和深加工食品,增加全谷类食物、欧米伽⁃3脂肪酸及膳食纤维的摄入。
2.控制体重、减小腰围
控制体重、减小腰围(腹型肥胖)是逆转脂肪肝的好办法,体重减轻5%~7%,大部分脂肪肝患者的肝脂肪含量就能明显减少。
3.适当运动,坚持锻炼
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打羽毛球、打太极拳、跳绳和游泳等。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中等量的有氧运动,并持之以恒。避免“久坐少动”的不良习惯。
4.戒酒
酒精在肝脏代谢,会加重肝脏损害。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若不及时减少饮酒量,20%以上的人将在10年内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最重要的措施。一般在戒酒和治疗1个月左右,患者的肝内脂肪会明显减少,轻者数月后消失,重者1~2年消失。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急性肝损害并促进肝纤维化进展。而对已合并肝纤维化的患者,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5.防治代谢紊乱
针对血黏度、血脂、血糖、血压、胰岛素抵抗等指标,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调血脂、降血糖、降血压等药物。
6.谨慎使用药物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用药不当极易造成包括脂肪肝、肝酶学指标异常在内的药物性肝损害。必须用药时,应严格掌握指征,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停用可疑肝毒性药物、避免接触肝毒性物质。
他汀类药物有肝脏损害的风险,但因为能降低血脂,甚至有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只要氨基转移酶没有超过正常值的3倍,他汀类药物是可以安全使用的。若氨基转移酶水平居高不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合理应用抗炎保肝药物治疗脂肪性肝炎和进展性肝纤维化,可减少肝病所致的器官功能衰竭。
7.定期健康体检及复查
有脂肪肝风险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以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