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保”胃战:急性胃肠炎的防治策略

春节期间,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如暴饮暴食、食用不洁食物等,急性胃肠炎的发病率往往会上升。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胃肠道急性炎症,儿童和老年人常见。此病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乏力。

发病原因

急性胃肠炎通常由以下因素引起:

1.病原微生物感染:包括细菌(如沙门菌属)、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寄生虫感染。

2.非感染因素:进食生冷、过热、大量酸性等刺激性强的食物,摄入有毒植物、毒蘑菇、外来海产品,服用胃肠道刺激性药物(如阿司匹林)、酗酒、食物过敏、重金属中毒等。

3.饮食不洁:食用被带菌虫子或患者污染的不洁食物,饮用生水,食用生肉、变质食物、冰箱里长期存放的食物等。

4.免疫力低下或营养不良: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免疫力低下或营养不良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急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胃肠炎的典型症状包括:

1.恶心、呕吐:通常恶心先于呕吐,呕吐物可能为进食的不洁饮食。

2.腹痛:多以上中腹疼痛为主,可能呈现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钝痛。

3.腹泻: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可能为稀水样便,伴有恶臭。

4.发热:可能伴有低热或高热。

5.脱水症状:如口渴、皮肤弹性差、眼球凹陷、少尿或无尿。

对人体的危害

急性胃肠炎可能导致以下危害:

1.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由于频繁的呕吐和腹泻,患者可能迅速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

2.肠穿孔:在极少数情况下,急性胃肠炎可能导致肠道穿孔。

3.败血症:严重的感染可导致细菌或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性感染。

急救处理

1.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活动,减轻胃肠道负担。

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通过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或冲兑糖盐水来补充丢失的体液。

3.清淡饮食:进食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品,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4.及时就医:如果呕吐持续或腹泻严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可能需要静脉输液和进一步治疗。

春节期间,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避免不洁饮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急性胃肠炎的发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