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片 如何选择有讲究
作者: 阮光锋一说到预防骨质疏松,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补钙、买钙片吃。目前市场上钙片种类多种多样,有几元一瓶的,也有几百元一瓶的。
问题来了:这些价格相差这么大的钙片,到底有什么区别?买哪种好?购买钙片时,应该注意什么?
缺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吗?
钙是人体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它参与人体骨骼的形成、骨组织的重建,还起到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同时参与调节和维持细胞功能、体液酸碱平衡、血液凝固、激素分泌等作用。
在人体内,99%的钙主要储备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1%的钙作为血钙成分循环于血液中,以蛋白结合钙或离子钙的形式存在。
普通成人如果钙摄入不足,会增加患骨质疏松、佝偻病、骨软化病的风险。对于孕妇和哺乳期的女性来说,影响会更大。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对钙的需求量更高。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的建议,普通成人及孕妇、乳母的每日推荐钙摄入量为800毫克;9~18岁儿童青少年的每日推荐钙摄入量则是1000毫克。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钙摄入量的中位数为328.3毫克/天,不足率为94.3%。也就是说,我国居民中绝大多数人通过饮食,每日的钙摄入量是不够的。在从饮食中摄取钙不足的前提下,适当补充钙片是有益健康的。
2元和200元的钙片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超市、药店或者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成分的钙片,无论包装得多么精致,都只有三类:无机钙、有机钙、氨基酸螯合钙。
1.无机钙
无机钙主要包括碳酸钙、氯化钙和磷酸钙等。无机钙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而且含钙量高,但是它的消化需要消耗大量的胃酸。所以胃功能不好、有胃病的人应避免选择。
2.有机钙
有机钙包括柠檬酸钙、醋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钙等。有机钙的吸收不需要胃酸的参与,虽然含量不如无机钙,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3.氨基酸螯合钙
氨基酸螯合钙的特点是重量轻、易溶解、易吸收、吸收率高。
不管是廉价的钙片,还是高价的钙片,它们的核心成分是一样的,对补钙的效果也没有明显的区别。
有研究发现,柠檬酸钙、乳酸钙和醋酸钙等有机形式钙的真正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都很高,差异并不大。
要注意的是,人体对钙的吸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植酸、草酸、鞣酸等可与钙结合为难溶性复合物,减少钙的吸收。
因此,补钙时不要与富含植酸、草酸、鞣酸、高纤维膳食同时进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K2有助于钙的吸收。
整体来说,人体对钙的吸收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通常情况下,选择普通钙片就足够了。
如何选对钙片?
1.钙片中钙含量真的越高越好吗?
当然不是。
有些高价钙片外包装标注“钙含量高,补钙效果更好”,如每粒含600毫克钙。但其实,钙片的剂量越高,吸收率反而可能下降。
有研究指出,补充剂的吸收率在500毫克或以下时最高,人体可以吸收300毫克钙剂量中的约36%和1000毫克剂量的28%。
另一方面,钙片吃多了反而有害。过量补钙不仅可能会导致肌力松弛、便秘、恶心等不适,还会干扰锌、铁吸收,造成锌和铁的缺乏。严重的过量钙摄入还可出现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导致肾结石、血管钙化,甚至引发肾衰竭等。
2.进口的钙片真的更好吗?
就补钙效果而言,进口钙片质量不一定比国产的好。其实,所有在我国上市销售的正规钙片产品,都必须符合我国的标准要求,只要是检测合格的钙片,在质量方面都是有保证的。
总的来说,我们在购买钙片时,应选对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贵的。
如何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呢?
1.均衡饮食,尽量摄入足量的奶和奶制品
奶和奶制品是补钙的最佳选择。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的建议,成年人的奶和奶制品每日推荐量为300~500克。
不过,我国多数居民存在奶和奶制品摄入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人均奶制品消费量不到50克/天。奶类摄入不足是很多人钙摄入不足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
2.奶和奶制品摄入不足,可适当补充钙片
在饮食摄入钙不足的情况下,建议大家适量补充钙片。
对于胃功能正常、消化吸收正常的人,建议首选碳酸钙。对于胃功能不好、患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或是消化功能较差的老年人等,因为分泌的胃酸不足,若服用碳酸钙这类无机钙将不利于钙的吸收,可优先选择柠檬酸钙等有机酸钙产品。
另外,吃钙片时,一定要注意适量。为了获得钙的最佳吸收,建议每次吃钙片的量都不要超过500毫克。对于需要多吃钙片的情况,建议在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分多次食用。
3.注意补充维生素D
过度防晒是很多人维生素D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的补钙产品中会添加维生素D。维生素D能帮助钙的吸收或利用,两者同时服用,有助于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风险。如果补钙产品中没有添加维生素D,建议单独补充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