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子宫肌瘤该怎么办
作者: 管春风很多女性在体检时发现患有“子宫肌瘤”,一看“长瘤子了”就非常焦虑甚至惶恐不安。会不会癌变?要不要吃药或手术?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子宫肌瘤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发生率非常高。据统计,35岁以上的女性,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为20%~40%;35~45岁的女性是子宫肌瘤的高发人群,目前确切病因不明,研究发现与女性激素相关。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当肌瘤增大或位置特殊时,可能出现月经异常、腹部压迫等症状。
子宫肌瘤有哪些症状?
1.月经异常
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导致贫血,出现头晕、眼花;肌瘤体积变大后,宫腔面积也会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不易止血,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
对月经的影响主要是看肌瘤长的位置情况。子宫肌瘤可以长在子宫的不同地方,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3类:①肌壁间肌瘤,最多见,肌瘤位于子宫肌壁间,周围被子宫肌层包围。②浆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③黏膜下肌瘤,肌瘤向宫腔内生长,使宫腔面积增大,在宫腔内似异物引起子宫收缩。黏膜下肌瘤容易引起异常子宫出血,也是临床需要积极处理的一类子宫肌瘤。
2.压迫症状
肌瘤就像“违章建筑”,常常会给它的“邻居”带来麻烦。压迫前方的膀胱,会引起尿频、尿急;压迫侧边的输尿管,会导致肾积水;压迫后方的直肠,可引起便秘。
3.腹部包块
如果肌瘤异常增大,最终会导致下腹部包块,腹部隆起;患者自己可以触及包块,还会出现下腹坠胀疼痛、腰酸背痛的感觉。
4.白带增多
子宫肌瘤使子宫增大(宫腔面积增大),导致白带增多(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如果伴有感染,白带里可能还混有血丝、脓液。
5.不孕
特殊位置的肌瘤会影响受精卵着床及导致流产,从而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随访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随访观察
对于肌瘤小且无症状的患者,通常不需要治疗,尤其是近绝经年龄的患者,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可自然萎缩或消失。建议每3~6个月随访一次,若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需要考虑进一步治疗。体检发现的子宫肌瘤患者大部分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数可以随访观察。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改善症状和缩小肌瘤体积,适用于肌瘤较小、症状不明显或不能手术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雄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拮抗孕激素药物(米非司酮)等。
3.手术治疗
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①有无症状,如月经过多继发贫血;肌瘤过大引起膀胱及直肠压迫症状,肌瘤引起的下腹痛。②患者年龄、有无生育要求。因肌瘤可能造成不孕或反复流产。③肌瘤变性。绝经后子宫肌瘤明显增大怀疑恶性病变。
手术方式包括肌瘤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肌瘤切除术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而子宫切除术则适用于肌瘤较大、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且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手术可以通过腹腔镜和宫腔镜及经阴道自然腔道和开腹途径,根据不同位置的肌瘤及病情选择对患者最合适的微创手术方式。
子宫肌瘤直径超过4厘米且无症状女性准备怀孕前,建议咨询妇科医生,综合考虑是否在孕前行肌瘤切除,以及术后多久可以怀孕。
绝大部分子宫肌瘤是良性的,发生恶变的概率很小。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做妇科检查,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