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必须做一次肠镜

作者: 龚业男 赵洋漪

近年来,关于结直肠癌的筛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肠镜检查成为医学界公认的筛查“金标准”,但有的人听到要做肠镜检查,马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觉得做肠镜痛苦,十分抗拒,最终导致病情延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那么,肠镜到底是什么检查?真的有那么恐怖吗?下面就和大家详细聊聊。

什么是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将电子肠镜从肛门插入,借助肠镜屏幕可以观察到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盲肠至回肠末端的肠道黏膜等,能清楚地发现肠道病变,同时还可以对部分肠道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结直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结直肠早期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哪些人群需要做肠镜检查?

①有腹泻、血便、腹痛、大便不成形等大便习惯改变,或有腹部包块、固定部位压痛症状的人群。②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③既往接受过胆囊切除手术或有血吸虫病的人群。④不明原因消瘦、贫血的人群。⑤既往有大肠癌病史或结直肠息肉病史的人群。⑥40岁以上人群,建议常规进行肠镜检查。

为什么说40岁以后要做一次肠镜检查?

研究发现,有95%的大肠癌主要是肠息肉演变而来,而肠息肉发展至肠癌需要5~10年,肠癌的高发年龄在55岁后。因此,建议40岁以后,就要做一次肠癌检查。

肠镜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

①检查前饮食控制:建议检查前采用低渣饮食/低纤维饮食,包括面条、稀饭、豆腐、鸡蛋、鱼类等;禁食粗纤维食物,如带籽类水果(如西瓜、猕猴桃等)、杂粮(如玉米、麦片等)、菌菇类、海藻类等。②检查前口服泻药:严格遵照医嘱口服泻药,做好肠道准备。③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可参照肠道准备合格与否对比图,排便一般是粪块—粪水—清水的过程,直至排出无色或淡黄色无渣透明水样便为止。如排便不达标,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④适当地走动,提高肠道准备质量。⑤口服药遵医嘱调整,降压药正常服用(一口水送服)、降糖药停服1天、抗凝药停药1周。

肠镜检查后应该注意什么?

(1)如果出现轻度腹痛、腹胀为正常现象,数小时症状消失后可进食;检查后1小时无特殊情况,就可以进食,但尽量选择软食,如稀饭等,避免高纤维及辛辣食物。

(2)取活检或接受息肉切除等治疗的患者,应禁食24小时。禁食后未出现异常,可以先进食低温流质食物,之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和软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并注意营养合理搭配;避免服用易产气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防止出血。

(3)注意观察: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大便带血的情况,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肠镜检查有危险吗?

肠镜检查一般来说是很安全的,但它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①穿孔:肠镜在通过结肠时可能会刺穿肠壁,导致穿孔,但很少见。②出血: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医生摘除了息肉或进行了活检,可能会引起出血。大多数出血是轻微的,可以控制。③腹胀: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向肠道内充气,这可能导致患者接受检查后感到腹胀或不适,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很快消失。

其实,肠镜检查可能会有轻微不适感,但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难受。如果您实在害怕,可以选择无痛肠镜,一般没有任何不适感,睡一觉就做好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