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 原因在“她”还是“他”
作者: 飞月复发性流产,俗称“习惯性流产”,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胚胎丢失,包括生化妊娠。
复发性流产的女方原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染色体异常和胚胎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易位、嵌合体等。
解剖因素 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包括各种子宫先天性畸形、子宫颈功能不全、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
内分泌因素 常见的是黄体功能不全、高催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可能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和着床,从而引发流产。
免疫因素 包括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紊乱等。常见的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
血栓前状态 血栓前状态是指血液中凝血因子浓度升高或凝血抑制物浓度降低而产生血液易凝状态,称之为易栓症,这种状态可能影响子宫供血,进而影响胚胎或胎儿的生长发育。
感染因素 伴有菌血症或病毒血症的严重感染可以导致流产。
复发性流产的男方原因
遗传学异常 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免疫学异常 精子对于女性身体来说具有抗原作用,会产生免疫抗体。抗体会阻碍精卵结合,最终导致流产及不孕。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如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等病原体的感染等。
精子质量 精子的畸形率越高或者DNA碎片率越高,胎停育、自然流产的风险就越高。
此外,辐射、重金属操作、高温作业等均能增加精子DNA损伤风险,也会增加女性流产风险。长期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均会导致精子损伤、增加女性流产风险。
复发性流产,对因治疗很关键
染色体或基因异常 可以考虑通过辅助生殖试管婴儿技术,解决生育问题。
解剖异常 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等方式纠正。
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异常、易栓症 可以联合专科医生评估病情、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共同管理来继续有效妊娠。
感染因素 可以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抗病毒治疗。
其他因素 可以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保持适当的体质指数;改变不良生活和工作环境;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