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身体 远离厌食症

作者: 姜旻

那个女孩坐在病床上,瘦骨嶙峋的双手捧着一本厚厚的英语书,病号服在她身上显得异常宽大,她的皮肤干燥、头发略显稀疏,当医生前来问诊时她只是低着头淡淡地回了一句“我不想说”,便再无声息。

女孩的家人告诉医生,一年多来,女孩每一顿餐前都要先计算热量,只设定最低的热量摄入,绝不多吃!并且每天坚持大负荷运动量。没过多久,体重就下降了十多千克,但她也不止一次发生晕厥……

女孩是患了厌食症。

什么是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简称厌食症,是一种慢性进食障碍,以进食减少、体重减轻为特征,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厌食症的分类

目前,该病分为A、B两种类型:A型为“限制型”,主要症状是过度节食和过度运动;B型为“暴食清除型”,主要症状是间歇性暴饮暴食,用催吐、导泻等方法清除胃内的食物。

厌食症的危害

厌食症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低血糖、便秘等症状。长期营养不良还会引起脱发、骨质疏松等。若治疗不当,可导致心律失常、重度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多脏器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厌食症的治疗

厌食症是一种身体与心理损伤并发的疾病,需要综合性治疗。

心理疗法

这是厌食症治疗的主要手段,需由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对于青少年患者,可进行家庭干预。厌食症不同于其他疾病,家庭干预时对于家人的照料要求较高,家长需要担负起照看孩子饮食和体重恢复的责任,待孩子体重恢复后还需将饮食自主性归还于孩子。

营养治疗

目标是通过再摄食以增加体重,纠正患者严重营养不良,如肠内营养、鼻饲、静脉营养等,此外,适当补充锌元素可增加摄食愉悦感。

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赛庚啶作为抗组胺药除具有抗过敏的药理作用外,还具有刺激食欲和增加体重的作用。

(2)抗抑郁药:该类药物在厌食症的治疗中也会被应用,如氟西汀,有文献提示其对体重不足和恢复期患者有效。

(3)抗精神病药:该类药物通过减轻兴奋来促进摄食、增加饥饿感以增加体重。如奥氮平,该药对各年龄段患者的体重减轻、焦虑抑郁等症状有改善。

青少年出现进食异常,父母需要给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包容,重视孩子出现的异常进食行为,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