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早筛“金标准”选对是关键

作者: 杜鹏 汤小虎

癌症早筛,选对项目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筛查,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每种癌症,敏感的检测手段并不相同。

肺癌——低剂量CT

传统肺部病变筛查手段里,最常见的是X线检查,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胸片检查。但是,胸部X线对肺癌的敏感性较低,而且只有当结节大于1厘米时才能发现,加上难以判断结节性质,所以需要进一步做相关检查。用CT检测肺癌,分辨率高,肿瘤达到1厘米,甚至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

因此,建议50岁以上人群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体检中把X线换成低剂量CT。肺癌高危人群也要进行低剂量CT筛查。

胃癌——胃镜+活检

胃癌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随人群年龄增加而升高。我国早期胃癌占比较低,大多数患者被确诊时已是进展期胃癌。胃镜是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最常见的检查方法,可发现消化道溃疡、炎症、消化道肿瘤,可明确消化道出血位置,及早发现消化道癌前病变等。

一般而言,出现萎缩性胃炎、胃肿瘤、胃溃疡的人建议做胃镜及活检,以期胃癌早防、早治。

结直肠癌——电子结肠镜

90%的肠癌是由息肉发展而来的,从息肉发展成癌症又需要10年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早期发现息肉,对其进行切除,就能有效避免肠癌的发生。所以,呼吁大家从40岁后开始做肠镜检查。55岁是肠癌的高发年龄,建议大家重视肠镜这个筛查手段。

食管癌——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通过电子镜头或内镜对消化器官黏膜进行直接检查。通过内镜检查食管癌时,可直观了解病灶的部位、大小、扩散情况、表面形状、数量、颜色、浸润深度等。内镜检查还可以直接获取细胞组织,并对细胞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对于无特殊情况的以下人群,建议每3年定期检查1次: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病史的;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地区的;长期饮食习惯不好,抽烟、喝酒或喜欢吃腌制食品等的;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人群。

肝癌——甲胎蛋白+肝脏B超

检查肝癌需要做“甲胎蛋白+B超”联合检查。甲胎蛋白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可以通过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测。该指标是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指标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会有一定的漏诊率,因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也就是说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性。多年的临床经验证明,肝脏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的准确率为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需要定期做以上两项肝癌筛查的高危人群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食用黄曲霉素超标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乳腺癌——乳腺B超、钼靶检查

乳腺B超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的特点。它可以准确分辨乳腺肿块的囊性和实性,能发现5毫米以上的结节或者肿块,可以应用于腋下淋巴结和乳腺引流区淋巴结的探查。超声是一种无辐射、无痛苦的乳腺癌筛查方法,可用于不适合进行X线检查的女性(如妊娠女性等)。超声检查在致密型乳腺女性中有更高的病变检出率,能更加全面地观察整个乳腺,降低乳腺癌的漏诊率。

针对乳腺癌的X线检查,又称钼钯检查,推荐35岁以上、乳房较大的女性重视钼靶检查。该检查对微小钙化的识别率为95%以上,可以检出85%~90%的乳腺癌以及发现部分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

这两项检查在乳腺筛查时应该如何选择呢?女性可以每年采用彩色超声检查,40岁以后再加上钼靶检查。彩色超声和钼靶X线片都没发现问题的,可两三年后再钼靶检查1次。

另外,乳腺癌并不是女性的“专利”,男性也会患乳腺癌,只是非常罕见。男性一旦患上乳腺癌,病情往往会比女性严重,其存活率也比女性要低。男性乳腺癌在筛查手段上与女性患者类似,以超声和钼靶为主,必要时可行定位穿刺活检。

宫颈癌——HPV+TCT

宫颈癌是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且能通过早筛、早治而消除的癌症。宫颈癌是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所致,这意味着针对病因进行宫颈癌防治更加有效。目前国际公认最安全的宫颈癌筛查手段是采取细胞学检测(TCT)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联合筛查的方式。业界也将HPV+TCT两者联合筛查作为精准筛查或者二级防控宫颈癌的最好方式。

下列人群建议进行宫颈癌筛查:性生活不洁,并且曾经感染性病者;性生活低龄者;过早分娩或者多次分娩者;有过宫颈病变或其他妇科疾病者。另外,如果女性近期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异常,也要进行宫颈癌的筛查。

前列腺癌——PSA

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该项目是通过验血进行检查的。因为PSA检查费用低,经过系统鉴别排除假阳性之后,PSA就成为早期筛查前列腺癌最方便、最敏感、最特异的方法。

以上癌症筛查方法是我国近些年应用较广泛的筛查方法。希望大家在体检时,能针对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查,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不给生命留下遗憾,安享美好、健康人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