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缓解脸红型社恐
作者: 周婷 朱伟鹏生活中有些人社交恐惧(社恐)。有这么一种社恐,年纪轻轻却在与人交流过程中瞬间出现身体“失控”:双颊骤然泛红滚烫,额头也渗出细密汗珠……生理上的窘迫欲盖弥彰,感受到被众人的目光紧紧锁住,巨大的焦虑感让人产生了社交回避。这已经超出了性格内向的范畴,很可能是一种源于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困扰,即赤面恐惧症。
这种社恐主打一个“脸红心跳”
赤面恐惧症,医学上名为“面部潮红恐惧症”,指在公众场合或特定社交情境下,面部乃至全身出现明显潮红,且由于患者过度聚焦自身反应,强烈的焦虑情绪随之而生。这种焦虑如同恶性循环的旋涡,使患者陷入更深的社交逃避泥沼,加重其孤独感与社交障碍。
赤面恐惧症的核心症状是面部潮红,伴随生理上的表现,如出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抖,甚至可能出现头晕或恶心;心理上的表现如明显的焦虑紧张、过低的自我评价、被他人注视或评价的恐惧、社交回避、反复回想尴尬场景等。
赤面恐惧症的发病受心理与生理因素影响
心理层面。患者对社交场合常怀有过度担忧,或者受到过往不佳社交经历的影响,过分关注和在意别人的评价,并在内心深处产生矛盾,一方固守着害羞、胆怯的性格,另一方疯狂地强迫自己去改变。
生理层面。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对社交焦虑的易感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部分患者的面部血管对情绪刺激更敏感,容易在紧张或焦虑时出现潮红反应等。
多措并举缓解脸红型社恐
生活方式重塑 掌握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为紧绷的神经松绑,舒缓焦虑情绪。
心理疗法攻坚 ①认知行为疗法: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鼓励与理解,帮助缓解压力、建立自信;改变患者对社交场合的负面认知,帮助其建立更积极的社交信念,减少对生理反应的过度关注。②暴露疗法:逐步让患者接触易引发焦虑的社交场合,从低压力到高压力,帮助其适应并减少恐惧感。
药物治疗 ①抗焦虑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减轻由神经传导异常引起的焦虑,减少面部潮红的频率。②β受体阻滞剂:减轻因焦虑引发的心跳加速和出汗症状。
手术治疗突破 胸腔镜下行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是当下治疗赤面恐惧症的微创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