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患者自行停药 当心甲亢危象

作者: 杨云龙 朱航毅

李先生,今年41岁,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7年多了,平时自我感觉良好,没有特别在意,甚至一度停用抗甲状腺药物。不料这一举动让他陷入危急当中,被送进医院抢救。

近日,李先生突发高热,最高体温达39.5℃,呼吸急促,起初他以为是受凉感冒了,但他出现了嗜睡症状,家属立即将他送到长沙市第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急诊急救中心。到医院时,李先生已出现意识模糊,心率达170次/分。医院通过相关检查,并由内分泌科医生会诊评估后,按照甲亢危象BWPS评分达55分,已是甲状腺危象(甲亢危象)。此时,李先生已出现严重肝功能不全、白细胞减少的情况,病情十分危急!

长沙市第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内分泌科主任宋俊华当机立断,迅速联系肾内科行血液滤过,并联合其他多学科团队予以激素冲击、抗病毒、抗炎、护肝、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所幸,李先生病情逐渐好转,已顺利出院。

那么,什么是甲亢危象?为什么甲亢会出现如此危险的情况?一旦发生甲亢危象该如何处理?

宋俊华解释,甲状腺危象(甲亢危象),又称“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是指血循环中功能性甲状腺激素的量骤然增加,或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增强而导致的病情急剧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是甲亢危象的常见死因,需要早期识别和紧急治疗。

甲亢危象的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心动过速、心律失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部分患者伴有黄疸和肝损伤;有些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激动、焦虑、幻觉,严重者可出现谵妄和昏迷。

甲亢危象的发生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包括外科性因素、内科性因素等。其中,外科性因素是指在甲亢没有控制住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如甲状腺肿切除术、剖宫产、阑尾切除术等;在患有甲亢的同时身体又出现了其他状况,如各种创伤。内科性因素包括感染,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为胃肠道及泌尿道感染,偶有皮肤感染、腹膜炎等。还有一些应激状态,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心力衰竭、心绞痛、饥饿、药物反应(如药物过敏、药物性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均可诱发甲亢危象。

宋俊华提醒,甲亢患者平时要注意遵医嘱规律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定期复诊,切忌自行突然停药,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