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山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验方

作者: 张丰强 郑英

李寿山(1922—2013),字岳东。2003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最高成就奖”和终身理事称号。李老在近70年的临床中,创拟萎缩性胃炎从“痞”论治,消化性溃疡从“痈”论治,慢性结肠炎从“痢”论治的独具特色的辨证思路,倡导调理脾胃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现将其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验方——清化益肾汤分享如下,以飨读者。

组成:生黄芪30~50克,白术10~15克,当归10~15克,丹参15~30克,冬葵子30~50克,土茯苓30~50克,益母草30~50克,益智仁 15~20克,浙贝母10~15克,白茅根30~50克。

功能:益气化瘀,清利湿热。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症见水肿时重时轻,时起时伏,或始终水肿不明显,腰痛倦怠,或无明显症状,舌质偏淡,或有紫气痰点,面色无华,脉沉细或弦。尿常规检查有蛋白、管型、红白细胞等,或有血压高、贫血、胆固醇与类脂质高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肾亏虚,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而兼夹湿邪血瘀之水肿、肾劳证者。

用法:文火久煎,分温两服。有水肿者,少盐饮食。

方解:方中生黄芪、白术补气健脾助运以扶正,气虚甚者宜量大;生黄芪配当归、丹参增强益气养血化瘀之功,使瘀消而不伤正;冬葵子、土茯苓、浙贝母、白茅根清热解毒利湿,为祛邪之主药,量宜大,有生黄芪、当归之助,使湿去而不伤阴,可放心大胆用之;益母草活血化瘀而利尿,且有降血压之效,对血瘀湿盛水肿甚者可用至60~100克无妨;益智仁温肾摄精以固肾气治本。诸药共奏益气化瘀、清利湿热之效。

加减:尿少、水肿明显者加石苇、车前草;有胸水、腹水者另用蟋蟀7只,蝼蛄7只,研细末,分2次服,酌加黑白丑;有血尿者加琥珀、小蓟;瘀血明显,舌有紫气瘀点,或舌下络脉淡紫粗长,水肿难消者加红花、水蛭粉(每次1克吞服);面色<D:\bhq\保健\保健2025年4下\白光.tif>白,短气者加人参(或党参、太子参);头眩烦热,口干不多饮,舌质偏红者加生地、女贞子;舌质偏淡者加熟地、枸杞子;背寒怕冷、便溏、面色<D:\bhq\保健\保健2025年4下\白光.tif>白、血压偏高者加怀牛膝、苦丁茶;食少难消者加谷麦芽、鸡内金;尿蛋白久不消失者加芡实、金樱子、鱼鳔粉(每次2克吞服);遇新感而有表证者选加麻黄、生石膏,或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曾用激素者加菟丝子、鹿角霜,待病情缓解后渐停使用激素。

按语:本方系由《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葵花茯苓散、当归贝母苦参丸等化裁组成。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 前列腺炎患者需要禁欲吗?
下一篇: 春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