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起夜或是疾病信号

作者: 宋亚荣

不少人明明没喝多少水,却总想上厕所,尤其是在晚上经常被尿意憋醒而不得不爬出温暖的被窝。有人说有夜尿是上了年纪的表现,还有人说夜尿多说明肾不好……那么,夜尿多正常吗?

夜尿,顾名思义为夜间排尿,是指在夜间睡眠期间起床小便的现象。夜间偶尔起夜排尿是正常现象,尤其随着年龄增长,膀胱容量减少或尿液生成增多会导致夜尿增多。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70%存在夜尿多问题,而90岁及以上人群中,该比例高达90%。

夜尿多的原因

夜尿增多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汗液排出少

天热时出汗多,体内的水会更多地以汗液的形式被排至体外。而气温低时会导致排汗减少,体内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排出,导致夜尿增多。

饮水习惯改变

很多人晚上喜欢喝热茶或热水,增加了液体摄入,导致尿量增加。至于夜尿次数的正常范围,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情况下,健康成年人夜间排尿不超过2次,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夜间排尿超过2次,并且影响睡眠质量,可能是夜尿多的表现,需要引起注意。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的典型症状是尿频、夜尿增多及排尿困难。当前列腺增生阻塞了膀胱出口时,排尿就会比较困难,每次膀胱都残余很多尿,所以就不得不经常小便。膀胱长期用力克服阻力排尿,膀胱肌肉异常增生、收缩紊乱,也会引起下尿路刺激症状,引发夜尿增多。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指细菌等致病菌进入人体泌尿系统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由于细菌感染刺激了膀胱和尿道,可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女性多见。此外,女性容易出现膀胱过度活动,使膀胱顺应性下降,也可引起夜尿增多。

糖尿病

多尿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且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高血糖会影响膀胱周围神经,使尿道括约肌、膀胱逼尿肌等肌肉功能不协调,从而引起排尿障碍,如小便次数增加、小便淋漓不尽、尿急但量不多、膀胱过度充盈却无尿排出等。糖尿病患者出现夜尿明显增多时,要及时检查肾功能。

心力衰竭

夜尿增多是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尤其是有多年高血压和患过心肌梗死的中老年人,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高发人群。很多心力衰竭的发生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它们常常会累及肾脏,因此肾脏在夜间浓缩功能比较差,夜尿就会明显增多。

强行憋尿坏处多

虽然起夜确实麻烦,但有尿意时最好不要强行憋尿,因为习惯性憋尿,会给健康带来很大伤害。膀胱是个能伸能缩的弹性器官,如果长期处于撑大状态,膀胱失去弹性,就会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这会让膀胱在排尿时收缩无力,导致尿液无法排净,总留一些在膀胱中,形成尿潴留。

尿道口附近比较容易接触细菌,正常排尿可以起到冲刷尿道排出细菌的作用。尿液滞留在膀胱内时间过久,可能会让细菌滋生繁殖,容易引发尿路感染。

憋尿过程中,膀胱逐渐被撑满到一定程度,尿液就无法挤进膀胱了,严重时可能导致尿液反流,危害肾功能,引起肾盂肾炎。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憋尿可能会使其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有尿意时建议及时排尿。

如何减少夜尿?

生活中,做好这5件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夜尿:

控制饮水时间

睡前控制饮水量,尤其是临睡时,减少饮水量有助于减少夜间尿量。晚上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酒或食用西瓜等利尿食物。

养成良好习惯

睡前尽可能排空膀胱,减少尿意打扰。注意夜间保暖,增加皮肤血供,减少尿液产生。

适当进行运动

如果盆底肌肉松弛,膀胱括约肌萎缩,容量减少,较少的尿量就会引起较强的尿意,让人时不时就想上厕所。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帮助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提升膀胱的控制能力,减少夜尿次数。

调整作息时间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降低起夜的次数。

及时就医排查

如果夜尿持续增多,并伴有排尿无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建议尽早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就医前,建议大家简单写个排尿日记,记好每日液体摄入量、尿量、频次、伴随症状等,方便医生做出诊断。

夜尿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生理到病理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如果您发现夜尿频繁已经影响到生活质量,不妨先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避免潜在疾病被忽视。科学对待夜尿,才能守护健康生活!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如何通过体检报告预判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可以预防吗?哪些糖尿病患者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中华内分泌学会委员、上海市糖尿病康复协会副主任委员冯波教授为您详解糖尿病的防与治,欢迎扫码收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