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岁老人的12字“养生经”

作者: 姚秦川

最近,一则短视频在各大网络爆火,短短几天,播放量、转发量及点赞量都在10万以上,大家都被短视频中老人敏捷的思维、矍铄的精神、硬朗的身体所折服。

据了解,短视频中的老人名叫刘炳振,出生于1919年,今年已106岁高龄。据老人讲,他1952年参加工作,一直工作到1997年退休。不过退休后,他又被重新聘请,一直工作到80岁。许多网友以为老人已到耄耋之年,总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享闲时光”了吧!然而,网友们又一次想错了。在82岁时,老人竟然报名上了老年大学,继续学习新知识……

如今,作为百岁老人的刘炳振,平日里不仅熟练操作电脑,打字写文章,而且还迷上了画画。据刘炳振的孩子讲,父亲的画作非常抢手,毕竟获得百岁老人的墨宝实属难得,谁不想跟着沾沾福气?那么,刘炳振是怎样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并且还耳聪目明、身体硬朗的呢?探究其长寿秘诀,可以总结为12个字:“体有所劳,神有所托,豁达大度。”

所谓的“体有所劳”,据刘炳振讲,就是平日里一定要尽可能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不能因为年纪大了,就习惯性“躺平”。刘炳振说,自己从12岁就开始当学徒,劳苦了一辈子,平日里难得有闲下来的时候。不过,就算真正有了空闲,他也根本闲不住,最主要是“闲下来总想找点事干”。

劳累了几十年,终于等到退休了,家人都以为老人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可刘炳振不这么想,他又跑回原单位接着发挥余热,一干就干到80岁。正因为平日爱劳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老人称之为“小劳”,所以老人的身体状况一直保持得不错。

对于“神有所托”,刘炳振表示,就是一个人精神上要有所寄托。许多人退休后,精神也跟着松懈下来,对什么事情都失去了兴趣,这是最大的忌讳。老人建议,退休后空闲时间多了起来,此时,不妨养养花、种种草,或者养养宠物,比如一只小猫或一只小狗,或和老朋友一起垂钓,等等。总之,一定要学会让自己老有所乐,精神上有所寄托。

刘炳振讲,自己退休后,就一直在学习画画和打太极拳。他觉得,画画不仅让自己找到了精神支柱,而且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生活品质;而打太极拳,则让他在强壮身体的同时,还交到了朋友。

而对于“豁达大度”,刘炳振解释为任何事情要看开看淡。老人讲,自己一辈子不与他人计较,遇事从来不往心里去,也不会生闷气,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如此,才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安享晚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