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章治乳腺增生验方消癖汤
作者: 张丰强 郑英王玉章(1916—1997),1932年投师于著名中医外科专家赵炳南门下,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顾问等。1991年被国务院评为有特殊贡献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行医50年的医疗实践中,王老博览古籍,精通经典。在中医外科上独树一帜,是国内外有较深造诣的中医外科专家。现将其治疗乳腺增生验方消癖汤分享如下,以飨读者。
组成:当归10克,香附10克,女贞子10克,淫羊藿15克,白芍10克,郁金10克,菟丝子15克,鸡血藤30克,柴胡10克,何首乌藤30克,墨旱莲10克。
功效:疏肝安神、健脾补肾、养血调经。
主治:肝郁、脾虚、肾亏而引起的乳腺增生及由此导致的月经不调、心神不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方解:王老集先辈之名言,采众家之专长,加上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本病致病之因除思虑伤脾、脾虚水湿不运、聚而成核或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为患外,多与冲任不调有关。故王老治之,多主张疏肝解郁、理气散结、益阴安神,调理冲任,攻补兼施而取效。方中柴胡、香附、郁金疏肝解郁,利气止痛;鸡血藤、何首乌藤养血活血,安神通络;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肝肾之阴;淫羊藿、菟丝子温阳化阴,使阴阳互济,调理冲任。上述药物系多年来王老通过临床实践,从具有相同功效的多种药物中精心筛选而来的。
加减:凡30~40岁女性,常伴有月经失调、不孕症或流产史,其双侧乳房内出现大小不一的肿块,质韧不坚,常同时或相继发生。其形态或圆或扁,分散于乳房,或局限于某一象限。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与皮肤粘连,推之移动。在月经前3~4天,疼痛加重,肿块增大。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肿物缩小者可使用本方。如肝郁气滞盛者,可酌加延胡索、川楝子、青皮、桔核(叶)等;气滞盛者,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痰湿盛者,加白芥子、栝楼、夏枯草、半夏等。
按语: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房非炎症性疾病。发生于青春期女性,多为乳腺小叶增生;发生于哺乳后期者,多为乳腺导管增生;发生于更年期女性,多为乳腺囊性增生。由于乳腺增生有癌变的可能,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每隔3~6个月随诊患者,予以详细的复查,并进行动态观察。若肿块位于乳房的外上方,恶变的可能性大,须做病理切片。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