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眼症 让眼睛“润”起来

作者: 石岩 肖建彪 国警月 孙华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长时间紧盯电子屏幕。程序员小李就是其中一员,每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最近他时常感觉眼睛干涩、发痒,严重时甚至刺痛、视物模糊。一次加班后,眼睛疼痛难忍,他赶紧就医,被确诊为干眼症。

小李的经历并非个例。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0年)》统计,我国干眼发生率为21%~30%,估计至少有3亿人患病,意味着每10个人里就有2~3个人患干眼症,干眼症已成为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

一、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症又叫角膜结膜干燥症,并非单纯的“眼睛干”。当泪液分泌不足、蒸发得太快,或者泪液里的成分不正常时,就会让泪膜变得不稳定。同时会伴随着眼表出现炎症、受到损伤,以及神经感觉变得异常,进而让人感觉眼睛干燥、疼痛,还会影响视力,它是一种慢性的眼表疾病。

二、自测:你的眼睛“干”了吗?

以下症状若出现≥2项,需警惕干眼症:①眼睛干涩、灼热感,像进了沙子;②晨起睁眼困难,分泌物增多;③短暂视物模糊,眨眼后缓解;④畏光、流泪,风吹或在空调房里待久了会加重。

三、干眼诱因:这些习惯你有吗?

1.过度用眼: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次数减少,导致泪液蒸发过快,无法及时补充,泪膜稳定性被破坏,引发干眼症。

2.环境干燥:干燥、多风、高温的环境会加速泪液蒸发。湿度<40%的空调房或飞机上,空气湿度低,眼睛水分流失快;长期处于烟雾、粉尘环境中,眼睛受到刺激,泪膜也会受损。

3.隐形眼镜不当使用:日戴超过8小时或清洁不彻底。

4.年龄与性别:随着年龄增长,泪腺功能衰退,泪液分泌减少;女性在怀孕、使用节育药物或更年期时,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引发干眼症。

四、干眼症居家护理三步法

1.科学润眼——选对人工泪液

(1)轻度干眼(偶尔干涩):选无防腐剂的滴眼液,比如含“0.1%的玻璃酸钠”“0.5%的羟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的滴眼液,每天滴4次。

(2)中度、重度干眼(经常干涩、刺痛):选择浓度较高的人工泪液,比如含“1%的羟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0.3%的玻璃酸钠”滴眼液。

(3)较重度的干眼症,在用眼药水的基础上增加眼用的凝胶和膏剂,这样保湿时间长,也是很好的选择。

(4)黏蛋白异常型干眼症(眼睛总觉得“磨得慌”)可以考虑瑞巴派特、半乳糖这类促进黏蛋白分泌的滴眼液。

(5)油脂缺乏型: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干眼症会导致油脂缺乏,选择含脂质成分的泪液(如卡波姆凝胶)更有效。

(6)受损型干眼症,需要使用含生长因子、维生素A的滴眼液,如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可以改变眼睛所处环境,促进上皮细胞修复,带动角膜神经修复。

注意:避免滥用网红“去红血丝”眼药水,否则可能加重干眼!

2.热敷按摩——疏通睑板腺

(1)热敷:用40℃热毛巾/蒸汽眼罩敷眼10分钟,每日2次(糖尿病、眼部感染者禁用),热度能让堵住的油脂变软,重新流动起来,有利于恢复睑板腺功能。

(2)睑板腺按摩手法:洗完脸后,用手指沿着睫毛根轻轻往上推眼皮(像挤牙膏一样),把堵住的油脂“挤出来”。同时按摩眼周穴位:睛明穴—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瞳子髎穴—球后穴—承泣、四白穴—太阳穴,所有穴位依次点按,提拉按压外眼角。两种方式联合,可有效改善睑板腺功能,疏通睑板腺。

(3)制氧+雾化熏蒸一体机使用,通过压缩氧气使雾化药杯里的眼液产生雾气并弥散至眼部,加上调节加热到舒适的温度,使眼睛放松的同时促进眼部微循环,可消除视疲劳,锁水保湿,湿化水液层。这种治疗方式多在医院进行。

(4)中度以上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脂质异常型干眼的患者需到医院,进行强脉冲光治疗,可进一步缓解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干眼相关症状和体征,提高舒适度,改善治疗效果。

3.清洁睑缘——减少细菌滋生

(1)方法:棉签蘸取稀释的婴儿洗发水(无刺激型),以1∶10温水比例稀释,沿睫毛根部轻轻擦拭。

(2)频率:每晚1次,尤其化妆或戴隐形眼镜者。

五、干眼症护理的常见误区

滥用眼药水:网红眼药水或抗生素眼药水可能含有防腐剂,长期使用会加重眼表损伤。

忽视病因治疗:仅依赖眼药水缓解症状,而未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过度清洁:频繁使用洗眼液或揉眼,可能破坏眼表微环境,导致菌群失调。

忽视早期信号:认为干眼症是小毛病,拖延就医,直至出现角膜损伤才重视。

六、预防干眼小贴士

1.20-20-20护眼法则: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物体20秒。

2.饮食调理:增加深海鱼、深色蔬菜摄入。

3.环境改造:电脑屏幕低于视线15°,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在50%~60%。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前往眼科就诊:进行居家护理2周后,症状仍未改善;视力突然下降,眼痛或眼睛充血症状加重;伴有关节痛、口干等症状(这种情况下需要警惕干燥综合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