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胀气 中医有妙招

作者: 蔡冬

胃肠道胀气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之一,属于消化内科的诊治范畴,其诱因非常多,治疗也相对困难,还易反复发作,着实让人苦恼。那么,如何缓解乃至根治胃肠道胀气呢?笔者总结了一些中医疗法,或许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种原因可导致胃肠道胀气

胃肠道是人体进行食物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胃内,被胃酸初步溶解,形成食物残渣,然后进入小肠,在消化液的帮助下,由小肠在持续的蠕动中吸收其中的能量(淀粉、麦芽糖)及其他物质,随后在大肠中形成粪便,最后排至体外。

在肠道蠕动功能下降的情况下,食物残渣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可增加气体形成,且肠道蠕动功能降低导致气体排出不畅,就出现了胃肠道胀气。

胃肠道胀气的主要表现为嗳气(打嗝)、腹胀、腹痛等。症状持续时间长的患者可能会伴有晨起口干、口臭、咽喉不适、久坐腹部不适、腹部胀大等表现。

揉按腹部,快速缓解胃肠道胀气

依据胃肠道胀气发生时间的不同,笔者在这里将其分为餐后胀气和日常胀气两类(非医学分类,主要是便于区分)。

餐后胀气的发生一般是肠道本身存在积气,在饮食后食物对胃肠道形成压迫,导致胀气感明显。中医学一般主张通过按揉腹部经络来缓解胀气,但非专业人士可能无法记得相关经络穴位。那么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先将手搓热(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这一点特别重要),然后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揉腹部,以增加对局部组织的刺激,起到类似推拿针灸的效果,促进胃肠蠕动,加速气体排出,以缓解不适。

日常胀气一般是指餐后2小时或更久时间之后出现胃肠道胀气。这种情况通常也可采用腹部按揉方式缓解,但是效果一般;如果环境允许,建议进行抱膝屈曲,重复几次,可以压迫肠道使气体排出,以缓解腹胀。

在外治法的基础上可以联合一些行气、通腑的中成药来治疗胃肠道胀气。常用的药物有气滞胃痛颗粒、开胸顺气丸、沉香舒气丸、木香顺气丸、四磨汤口服液、加味四消丸、六味安消胶囊等。标本兼治,可使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