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性心脏病 你了解吗

作者: 吴仙军

你可能听说过脚气病,也就是维生素B1缺乏症,它会导致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表现为四肢麻木、疼痛、肌肉萎缩、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你知道吗,脚气病还会引起心脏病,甚至导致心力衰竭并危及生命?这就是脚气性心脏病,也叫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心脏病。

脚气性心脏病的原因有哪些?

脚气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体内缺乏维生素B1(也叫硫胺素)。维生素B1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也不能储存,需要通过食物摄入。维生素B1在人体内有很多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参与糖代谢,为心肌提供能量。如果维生素B1缺乏,心肌的糖代谢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心肌能量供给不足,心肌纤维和心肌间质水肿,这就是脚气性心肌病。如果脚气性心肌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心脏扩大,心排出量增加,心脏前后负荷加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这就是脚气性心脏病。

哪些人容易缺乏维生素B1呢?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会增加维生素B1缺乏的风险:

长期食用精制米、面等富含糖类但缺乏维生素B1的食物,或者偏食单一的食物,如大米、玉米等。

长期酗酒。因为酒精(乙醇)会干扰维生素B1的吸收和利用,而且酗酒者往往营养不良,食物中维生素B1的摄入也不足。

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胰腺炎、肝硬化等,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和利用。

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增加维生素B1的消耗和排泄。

孕妇、哺乳期女性、婴幼儿、老年人等,因为他们对维生素B1的需求量较高,而摄入量可能不足。

脚气性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脚气性心脏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的症状,如:

心悸,即感觉心跳快、强烈或不规则。

气短,即呼吸困难,尤其是在运动或平卧时。

水肿,即体液积聚在组织中,导致下肢、腹部、面部等部位肿胀。

疲劳,即感觉体力不支,无法完成日常活动。

厌食,即食欲减退,不想吃东西。

恶心,即感觉想吐,有时伴有呕吐。

胸痛,即感觉胸部压迫、刺痛或灼热等不适,有时放射到肩部、背部、颈部或上肢等部位。

除心力衰竭的症状外,脚气性心脏病还可能伴有脚气病的其他症状,如:

神经症状,如四肢麻木、疼痛、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足垂症、趾垂症、行走困难等。

消化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胀等。

心理症状,如抑郁、焦虑、失眠、记忆力下降等。

如何治疗脚气性心脏病?

脚气性心脏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补充维生素B1,即给予维生素B1注射或口服,以纠正维生素B1缺乏,改善心肌代谢,恢复心脏功能。一般需要持续给药至少3个月,直到症状完全消失。

控制心力衰竭,即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以降低心脏负荷,减轻水肿,改善心排出量,缓解症状。

调整饮食,即增加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鱼类、蛋类、奶类、豆类、坚果类、全谷类、绿叶蔬菜等,以预防维生素B1缺乏的复发。同时,减少精制米、面等糖类食物的摄入,以降低心脏负荷,控制血糖水平。

改善生活习惯,即戒酒或限制酒精(乙醇)摄入,以避免乙醇对维生素B1的干扰,同时也有利于心脏健康。另外,适当增加运动,以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治疗原发病,即针对导致维生素B1缺乏的慢性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胰腺炎、肝硬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给予相应的药物或手术治疗,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

如何预防脚气性心脏病?

脚气性心脏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愈的心脏病,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维生素B1缺乏,从而避免脚气性心脏病的发生。

均衡饮食,即多样化地选择食物,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1,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1.1~1.5毫克的维生素B1,孕妇、哺乳期女性、婴幼儿、老年人等需要更多。如果食物中维生素B1不足,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1的保健品,但不要过量,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限制饮酒,即控制酒精摄入,一般每天不超过15克(相当于一杯啤酒或半杯红酒)的酒精,以免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和利用,同时也有利于心脏健康。酗酒者应及时戒酒或寻求专业的帮助,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定期检查,即定期进行血液、尿液、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监测维生素B1的水平和心脏的功能和结构,及时发现维生素B1缺乏和心脏病的迹象。如果有慢性疾病,应该按医嘱服药或治疗,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

脚气性心脏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愈的心脏病,只要注意均衡饮食、限制饮酒、定期检查,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维生素B1缺乏,从而避免脚气性心脏病的发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