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癌症 重在早期筛查

作者: 林卫红

癌症不等于绝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精准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

怎样早期发现癌症?答案只有1个——定期筛查!

肺癌——发病率稳居第一的癌

重点筛查对象

年龄40~80岁,并且至少合并以下任意1条危险因素者:

累计吸烟指数≥20包年;

环境或职业暴露(氡,硅,镉,砷,铍,铬,镍,石棉,柴油烟雾,煤烟,放射性元素);

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或陈旧性肺结核;

既往恶性肿瘤史;

长期吸入二手烟(家庭或室内工作场所,>2小时/天,至少10年)或长期暴露于厨房油烟中(炒、煎、炸等烹饪)。

筛查建议

每年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必要时进行增强CT检查;

不常规推荐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检查。

胃癌——早处理治愈率高的癌

重点筛查对象

年龄45岁及以上,且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为胃癌高风险人群:

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

幽门螺杆菌感染;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饮食、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筛查建议

普通人群每年常规筛查血清胃蛋白酶原、促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

40岁以上高危人群每2~3年做1次胃镜检查。

肝癌——发病最隐匿的癌

重点筛查对象

肝癌高风险人群,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各种原因(包括酒精性肝病等)所致的肝硬化患者;

HBV(乙肝病毒)或/和HCV(丙肝病毒)慢性感染且年龄≥40岁者。

筛查建议

肝癌高风险人群筛查起始年龄为40岁,推荐每6个月或6~12个月筛查1次。

宫颈癌——妇科最常见的癌

重点筛查对象

高危型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者;

具有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史或者性传播疾病史者;

过早开始性生活、有多个性伴侣者;

既往因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接受过治疗者;

吸烟者;

免疫力低下者。

筛查建议

25~64岁女性采用每5年1次的HPV核酸单独检测/联合筛查,或每3年1次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65岁以上女性,如从未接受过筛查、65岁前有10年无充分阴性筛查记录、有临床指征者,仍应进行宫颈癌筛查。

食管癌——吃出来的癌

重点筛查对象

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

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

一级亲属中有食管癌疾病史;

患有食管癌癌前疾病或有癌前病变;

有吸烟、饮酒、热烫饮食等生活习惯。

筛查建议

推荐我国食管癌高风险人群每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推荐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每1~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推荐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合并内镜下高危因素或病变长径>1厘米者每年接受1次内镜检查,持续5年;

推荐无异型增生的巴雷特食管(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化生)患者,每隔3~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推荐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巴雷特食管患者,每隔1~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甲状腺癌——最“善良”的癌

重点筛查对象

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者;

全身放射治疗史者;

一级亲属甲状腺癌家族史者;

有甲状腺癌相关的遗传综合征家族史或个人史者。

筛查建议

一般30岁以下人群,可每2~3年做1次临床颈部体格检查;

高危人群或3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1次颈部超声检查。

结直肠癌——恶性程度较高的癌

重点筛查对象

年龄为50~74岁人群;

既往结直肠道腺瘤病史者、炎症性肠病者;

隐血试验阳性者;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者。

筛查建议

一般人群:每年做1次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每1~3年做1次粪便DNA检测;

结肠镜检查未发现肠道肿瘤者,每隔5年行结肠镜检查1次;

发现肠道肿瘤者,根据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在1~3年后行结肠镜复查,后续如未发现肿瘤复发,可延长间隔为3~5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