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脚肿别疏忽可能是疾病预兆

作者: 高新海


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器官衰老和生理功能减退,老年人会发现身体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适,其中脚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预兆,要防患未然,不能掉以轻心。

老年人脚肿的常见原因

1.心脏原因

老年人大多患有一些心脏方面的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心脏疾病若控制不佳,发展到后期会出现心力衰竭从而导致下肢水肿,包括脚肿。在所有引起脚肿的原因中,心脏原因占很大的比例。

特点是水肿由足部逐渐上延至小腿直至上半身,发展比较缓慢,症状晨轻暮重,即下午、晚上相对严重,休息一晚后症状有所减轻或消失。一般来说,心脏问题导致的脚肿,还伴有患者不能平卧,需要高枕入睡、活动后气促,严重者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有胸闷、气急等表现。

老年人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以明确引起心脏问题的原因、类型、严重程度。在进行控制血压、强心、利尿等综合性治疗后,水肿会明显好转。

2.肾脏原因

肾脏疾病导致的水肿,包括脚肿,多见于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特点是水肿一般多开始于眼睑及面部、脚踝等组织松弛部位,严重时全身水肿,以手指按压局部水肿皮肤有凹陷、不易反弹。根据病因不同,可能伴有血尿、泡沫尿、少尿等表现。

老年人一旦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一定要警惕肾脏疾病,应及时就医,避免早期肾脏疾病发展至肾衰竭。

3.肝脏原因

肝硬化、重症肝炎、肝脏肿瘤等严重肝脏疾病导致的水肿。

特点为水肿可能首先出现在脚踝部,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部、上肢常没有水肿。通常情况下,患者会伴有食欲减退、腹胀、腹腔积液、皮肤发黄、腹壁静脉曲张等表现。

老年人,尤其是以往有肝炎、肝硬化、嗜酒等病史者,出现以上情况的水肿时,首先要考虑是肝源性水肿并及时就医,有些肝脏疾病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老年人切不可自行服用各种保肝保健品,以免加重和延误病情。

4.下肢静脉、淋巴原因

下肢静脉原因是指由于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脚肿。常见于单侧脚,很少出现双脚同时发生,患者常伴有肿胀感和疼痛、压痛,轻度肿胀部位淤血变红,严重的可以呈现青紫色,甚至可有皮肤破损和感染。多见于高龄、长期卧床、活动减少等患糖尿病、骨折、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大,一旦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老年人平时要适当参加体育运动,既能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液黏滞、减少血栓形成,同时又能增强体质、改善睡眠、缓解抑郁焦虑情绪等。

淋巴原因主要是各种因素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而形成水肿,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肢体的持续性肿胀,大多从肢体末端开始,逐步向上发展,早期手指按压局部皮肤出现凹陷、不反弹。若没有及时治疗,病情逐渐进展可出现皮肤日渐粗糙、变厚、变硬,形如象皮,故又称“象皮肿”。

5.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因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的水肿临床上被称为“黏液性水肿”,脚肿是其中一个表现。

特点是脚部和面部均有可能出现水肿,水肿皮肤在手指按压后不会出现明显的凹陷。如果老年人出现全身乏力、表情淡漠、食欲减退、怕冷、面色苍白等情况,要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去医院检查甲状腺功能。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情况得到纠正后,水肿等相应的症状也会减轻或消失。

6.营养不良原因

这是蛋白质严重缺乏出现极度营养不良症而导致的水肿,包括脚肿。蛋白质缺乏可能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也可能是感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其他疾病引起。

特点是这种水肿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通常是从脚开始,手指按压局部可见有凹陷、不易回弹。营养不良的老年人通常表现为食欲差、面色苍白、明显消瘦、精神萎靡等。所以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适当进食肉、鱼、奶及蛋类,并搭配新鲜的蔬菜、水果,确保荤素搭配。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引起老年人脚肿的因素还包括外伤、骨折、皮肤过敏、感染、结缔组织病、药物因素、久坐久站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加以重视。

总之,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代偿机制已逐渐减退,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脚肿或其他不适症状时,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和及时干预,并尽早就医进行规范诊治,以便减少病痛给老年人带来的困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