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梗如何科学自救与急救

作者: 吴继雄 陈特

突发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如何自救?身边有人突发心梗,如何急救?怎么做才能有效预防心梗?

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会引起心绞痛,持续严重的缺血会令心肌坏死,这就是心梗。心梗的疼痛很有特点,叫作压榨性疼痛,胸口处像被一块大石头压住似的疼痛,并伴有憋闷感,可放射到背部、上腹部、颈部,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据统计,在急性心梗的死亡者中,90%以上死于院外。也就是说突发心梗后第一时间送到医院,才有更大的机会救治成功,除此之外,正确的自救和急救方法非常关键。

突发心梗怎么办?

心梗常见处理误区:(1)对心梗的症状没有清楚地了解,甚至一无所知,认为“忍、等、靠”就能缓解,结果错失良机;(2)听信指尖放血、掐人中、拍肘窝、捶后背等所谓的救治方法,不但延误时机而且会加重病情;(3)手忙脚乱搬动身体,家人给患者喝热水、含冰块、敷毛巾等,这些做法只会加重病情;(4)没有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者打了急救电话后自行出门去等救护车;或是自己强行开车、步行去医院,这是导致病情加重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5)到医院后对医生采取的措施持怀疑态度,不积极配合,最常见的是要等家里主事的人来才做决定。以上做法均不可取,心梗患者救治需争分夺秒。

心梗发作时的正确自救措施:(1)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接线员您的准确位置,说明自己可能是急性心梗发作;(2)保持房间门开放状态,以便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顺利进入房间;(3)在最靠近门的合适位置平卧休息,保证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您;(4)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有条件者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5)尽量舒缓情绪,耐心等待。

心梗发作的正确急救措施

(1)如果身边有人突发心梗,应尽早拨打“120”急救电话。(2)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让患者平卧,安抚其焦虑和紧张情绪。可以让其服用速效救心丸,每次舌下含服10~15粒,可以重复给药直至急救人员到来。(3)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如有经过心肺复苏培训的人员在场时,应尽快进行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如公共场所具备体外自动除颤仪(AED),可尽快根据情况行AED电除颤。

如不具备以上条件,保证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因呕吐物导致窒息,耐心等待专业救治人员到达。

如果只有一人陪同,可在等待期间,尽可能联系1~2位亲属或朋友,避免患者至医院后因人手不足延误治疗时间。

出现以下症状要提高警惕

当出现典型胸痛症状,不能缓解,有的人还会伴有大量汗出甚至濒死感时,应尽早就诊,千万不要拖延。

心梗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父母有早发冠心病史者。即使症状不典型,如出现可疑的心梗症状,包括胸部轻微发紧或不适感,有时可表现为麻木或烧灼感,也应尽早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胸痛都是心梗。

(1)主动脉夹层可表现为向背部放射的严重撕裂样疼痛伴有呼吸困难或晕厥;(2)急性心包炎表现为发热、胸膜刺激性疼痛,向肩部放射,前倾坐位时减轻;(3)肺栓塞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或晕厥;(4)气胸可以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胸痛;(5)消化性溃疡可有胸部或上腹部疼痛,有时向后背放射,可伴晕厥、呕血或黑便;(6)急性胆囊炎可有类似心梗的症状,但有右上腹触痛。

前三类是除心梗以外较常见的心血管急症,有猝死的风险,应及时就诊,尽早治疗。

温馨提示:

冠心病可防可治。对于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并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戒烟和控制体重;对于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降脂药物,避免心梗的发生。心梗虽然病情危重,但只要能够在症状发生时想到这种疾病,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尽早到达医院,绝大多数的心梗患者可以早期开通血管,并得到及时治疗,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