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要不要处理
作者: 施勇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高危因素为年龄>40岁、初潮年龄小、未生育、晚育、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 激素补充治疗及有子宫肌瘤家族史等。
子宫肌瘤的症状
患者症状与肌瘤的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有密切关系。
月经改变常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出血及月经周期缩短,可发生继发性贫血,也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或阴道排液。
肌瘤较大时可能扪及腹部包块,清晨膀胱充盈时更明显。肌瘤较大时也可压迫膀胱、直肠或输尿管等出现相应的压迫症状。
子宫黏膜下肌瘤可引起痛经,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出现急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出现腹痛伴发热。
子宫肌瘤可影响宫腔形态、阻塞输卵管开口或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变形等均可能导致不孕。
影像学诊断
子宫肌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超声及磁共振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磁共振是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什么样的子宫肌瘤需要手术治疗?
(1)子宫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或异常出血甚至导致贫血;或压迫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出现相关症状,经药物治疗无效。
(2)子宫肌瘤合并不孕。
(3)子宫肌瘤患者准备妊娠时若肌瘤直径≥4 厘米建议剔除。
(4)绝经后未行激素补充治疗但肌瘤仍生长。
手术禁忌证:生殖道或全身感染的急性期;严重内科疾患如心、肝、肾衰竭的急性期;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病;存在其他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的情况;膈疝患者禁行腹腔镜;子宫肌瘤生长较快、影像学提示有恶性倾向者不适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什么情况下肌瘤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呢?
(1)子宫肌瘤导致月经过多、贫血和压迫症状,不愿做手术者。
(2)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前预处理纠正贫血、缩小肌瘤和子宫体积,为手术治疗做准备。
(3)患者孕前可使用药物缩小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为妊娠做准备。
(4)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预防肌瘤近期复发。
(5)有手术治疗禁忌证者。
药物治疗的禁忌证:肌瘤生长较快或肌瘤发生变性,不能排除恶变者;有异常子宫出血时须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必要时行宫腔镜检查和诊刮;怀疑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应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