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苗 这些您应该知道
作者: 韦钰近年来,随着国家计划免疫工作在全社会的深入开展,预防接种已经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医疗保健服务。那么究竟什么是疫苗呢?对于疫苗,我们需要了解哪些内容呢?
1.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一种特异性抗原,进入人体后是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活性成分。从1796年英国爱德华·詹纳医生首次通过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算起,人类通过接种疫苗抵抗疾病,至今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如今,疫苗已经成为人类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有效手段,尤其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都是目前常见的疫苗。由于需要以疫苗防范的疾病非常多,因此为简化繁复的接种程序,有些实验室致力发展多效疫苗,目前已经使用的如“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等。
2.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
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作抗体。不同的细菌或病毒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次有相应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病毒的伤害。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3.疫苗的分类
按照国家接种要求,疫苗分为两类:一种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疫苗。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另一种是非免疫规划疫苗,又称为“二类疫苗”或“自费疫苗”,是人们根据自身情况以“自费、自愿”为原则接种的疫苗。
对于婴幼儿而言,下面这些“自费疫苗”也可给孩子接种,以尽早接种为宜,如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流感疫苗、EV71手足口疫苗(EV71疫苗)、水痘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按照疫苗的成分不同,疫苗可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4.疫苗的安全性如何?
理论和实践证明,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是有足够保障的,接种者无须为此过分担心。这是因为疫苗在上市推广前,都需要接受复杂而细致的检测程序,并结合动物和临床实验研究进行充分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估。只有在确保其不会对接种者造成危害后,疫苗方可被批准应用。另外,疫苗接种的过程都有科学而完备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规范,且进行疫苗接种的医务工作人员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这些都为接种人群的安全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为什么有的疫苗接种1剂,有的疫苗要接种多剂?
根据各种疫苗免疫程序,有的疫苗需要接种1剂,如卡介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有的疫苗需要接种多剂,如乙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等。这是因为,每种疫苗上市之前,都要经过科学、严格的临床试验,得出接种几剂、多大剂量、间隔多长时间可以达到最佳免疫效果的结论。因此,应按照免疫程序按时接种疫苗。
6.接种疫苗需要注意什么?
按时进行疫苗接种 疫苗的接种具有一定的时间要求,有关部门已经为接种者制订了严格的接种计划,并且在每次接种时均由医务人员告知下次接种的疫苗类型和时间。因此,接种前应仔细查看《预防接种本》上的接种计划,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应按时进行各个疫苗的接种,避免出现错过规定接种时间的情况,一旦错过规定时间应尽快联系预防保健部门补种。
接种疫苗前要做好个人卫生 在接受疫苗接种前,建议接种者提前洗澡,并做好皮肤的清洁卫生工作,从而有效确保皮肤的洁净。实践表明,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能够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接种当天应选择宽松的衣物 大部分疫苗的接种部位是在上臂三角肌。因此,为了确保能够充分暴露接种部位,在接种当天,建议接种者尽量选择宽松的衣物,以便在接种疫苗时便于穿脱。与此同时,宽松衣物在疫苗接种后更加有利于进行穿刺点按压,减少对接种部位造成的不良压迫,有效预防接种后的出血等问题。
如实填写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 在进行疫苗接种前,若接种者本身存在某些禁忌症状,则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在进行接种前,受种者应如实填写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包括对既往病史和目前健康状况等内容进行如实填写,以便医务人员对接种者的健康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分析,以判断接种者当前是否适合接种疫苗。若存在身体状况不适合的情况则应暂缓接种疫苗。
自觉做好接种疫苗后的留观 尽管疫苗已经非常安全,但是由于个人体质和敏感性的差异,仍有极个别的接种者在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某些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在接种疫苗后,建议受种者在留观区留观至少30分钟,在此期间,接种者一旦出现任何身体不适,要及时向医务人员反馈,从而及时实现对不良反应的科学应对,最大限度地降低疫苗不良反应所导致的各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