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熬夜营养指南”请收好
作者: 谷传玲充足的睡眠不仅对健康有益,还能让人精力充沛、头脑清醒地面对各种事情。但快节奏的生活难免让很多人不得不熬夜工作、学习、处理家务等,也有一些人会通过熬夜来放松自我,比如打游戏、刷视频……熬夜会增加哪些营养的消耗?经常熬夜又该怎么吃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熬夜带来的危害?下面就来详细聊一聊。
为什么熬夜使人更易变胖?
人们的进食行为是受诸多激素调控的,比如,瘦素可以抑制食欲,胃饥饿素则会促进食欲,而睡眠不足不仅会降低体内的瘦素水平,还会增加饥饿素水平,所以熬夜时容易让人胃口大开。
其次,醒着的时间变长了,吃东西的机会就增多了。而且人在深夜和凌晨基本不会吃正餐,更多的是吃高碳水化合物、高能量的各种零食。
此外,睡眠不足后,进食时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更活跃,吃东西会让人开心,也就容易吃多。如果睡眠不足,第二天往往没精打采,就不愿意活动,活动量减少、消耗的能量自然也就少了。
熬夜容易缺乏哪些营养素?
有研究表明,与每天睡足7小时的人相比,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与矿物质钙、镁的摄入量更低,而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另外,熬夜也会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的消耗,这是因为熬夜跟压力一样,都会刺激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体内的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水平升高。
大量的皮质醇具有一定的细胞毒素作用,维生素C则能调节血浆中的皮质醇浓度,从而减轻皮质醇增加的副作用;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则会加剧体内的脂质过氧化,维生素C、维生素E就会参与抗氧化,所以熬夜会增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消耗。
至于B族维生素,它们有的可以营养神经、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有的参与能量代谢,而熬夜是一个劳神费力的活,所以消耗的B族维生素也就变多了。
再有,熬夜也容易使身体缺水。这可能是因为睡着后身体会产生抗利尿激素,减少了通过呼吸和皮肤排水,可是如果睡眠被打断或睡眠不足,这个自然的过程就会被扰乱,水分流失也会增加。
经常熬夜的人,要重视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B族维生素以及钙、镁、抗氧化物质和水的补充。
经常熬夜,如何补充营养?
补水 脱水会让身体疲惫,所以第二天一定要多喝水,女性至少喝1500毫升,男性至少喝1700毫升。
补维生素A 熬夜后饮食上要多吃些深绿色和橙黄色的蔬菜、水果,这是因为它们富含的β-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
补B族维生素 补充B族维生素的具体做法:粗粮占主食1/3~1/2,牛奶300毫升,鸡蛋1个,畜禽肉40~75克、水产品40~75克,如果饮食上达不到这么均衡,就直接补点复合B族维生素。
补钙 牛奶、蔬菜和豆制品都是补钙食物,建议每天喝300~500毫升牛奶、吃适量绿叶蔬菜和5块豆腐(麻将大小)。
补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在体内的吸收利用,熬夜的人往往缺乏户外运动,会影响身体维生素D的合成。也可直接补充维生素D制剂。
补维生素E和镁 绿叶蔬菜中维生素E含量丰富,另外玉米胚芽油、大豆油、花生油都富含维生素E;而小米、荞麦、燕麦、豆类中的镁含量很丰富。
多吃抗氧化食物 建议多吃富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比如富含番茄红素的番茄,富含花青素的紫甘蓝、紫薯、蓝莓,富含β-胡萝卜素的胡萝卜、绿叶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浆果或柑橘类水果。蔬菜每天吃300~500克,深色蔬菜至少占一半;水果每天吃200~3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