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我虚劳的鹿衔草
作者: 刘琪瑞《聊斋志异》中有一则篇幅短小的故事《鹿衔草》,文中称:“关外山中多鹿。土人戴鹿首伏草中,卷叶作声,鹿即群至……众牝嗅之,知其死,分走谷中,衔异草置吻旁以熏之,顷刻复苏。急鸣金施铳,群鹿惊走。因取其草,可以回生。”大意:关外山中的当地人常头戴鹿头帽,口衔草叶作鹿鸣,引来群鹿,以便寻找一种奇异的药草。这种草名曰“鹿衔草”,据说有起死回生之效。
唐代《新修本草》以“薇衔”之名收录了鹿衔草,记曰:“一名鹿衔草,言鹿有疾,衔此草,瘥。”鹿衔草又称“鹿蹄草”“鹿含草”,是鹿蹄草科鹿蹄草属常绿草本植物,常生长于湿润的草地、路旁或山林中。在山东老家,鹿衔草很常见,我小时候挖野菜就经常遇到。
鹿衔草一年四季常绿,长有椭圆形的肥厚革质叶片,油绿油绿的,上面覆有一层白霜,纹路十分精美,有点像盆栽的虎耳草。夏秋时节抽出细长挺立的紫红茎秆,顶端开出一簇簇黄白或紫红色的花瓣,俏丽清新。
早年,老家的人就知道这种草可入药,有滋补之效。有老人或小孩身体羸弱,家人常于秋天到阴湿之地采挖半篮子鹿衔草回来,择洗干净晾干,连根带叶一起煲汤,用以滋补身体。我小时候就喝过用鹿衔草煲的汤,汤汁味道略微发苦,但有一种清香之气,很好闻。
人到中年之后,我得了虚劳病,腰膝酸软无力,吃了一个多月用鹿衔草熬的粥,身子骨渐渐硬朗了,走起路来也有了力气。自此,我对这种山野间连片生长的小草有了特别亲切之感。
在农村乡下老家,女孩子还常用鹿衔草皂角液洗头发,有护发的功效。将鹿衔草洗净,掺入几个刚采摘的黑褐色皂角,放进石臼里捣烂,兑入水中即可。不仅女孩子喜爱鹿衔草,男孩子也常用鹿衔草祛除脸上的痘痘。将鹿衔草榨汁,滤出干净的药汁,掺上滑石粉,用以搽脸治疗粉刺,效果很好。我在师范学校求学时也常用此法,面部光洁明亮,引得同学纷纷向我讨方子。
鹿衔草虽说没有蒲松龄说得那么神奇,有起死回生之效,可它确是一味良药。鹿衔草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止血、止咳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肾虚腰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