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解读健康长寿之道
作者: 章关春 楼彦《黄帝内经》所主张的养生、延年益寿的观点一直影响至今。为此,笔者专访了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王晓鸣,综合浙江省百岁老人调研成果,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百岁老人为例,解读、诠释《黄帝内经》中的健康长寿之道。
王晓鸣介绍,《黄帝内经》的第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记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说明上古时候人的寿命是比较长的,并点明其原因在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主张顺四时、和术数、节饮食、适起居、忌妄劳等综合养生方法。
起居有常,生活规律
王晓鸣认为,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与天地环境息息相关。人们的起居只有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才有利于健康长寿。“起居有常”是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重要法则,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起居有常……而尽终其天年”“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一古时的生活习惯,也是大多数百岁老人所遵守的起居规律。王晓鸣介绍,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76%的老人每天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上。他们顺应生物钟,一切活动与生物钟的运转合拍同步。缙云县五云街道杜桥村老人陈宫明,担任了40多年的村支书,还是一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一辈子严于律己。年逾百岁的他,每天雷打不动地早6点起床、晚7点按时睡觉。白天,老人就在家里自己照顾自己,闲来没事看看电视,到饭点了自己动手做饭。只要天气好,他就把换下的轻巧些的衣服顺手洗了晾上,再在阳台上晒晒太阳,傍晚做好了饭菜等孩子们回家。陈宫明不仅仅作息规律,饮食上也是“严于律己”。
王晓鸣认为,健康之道,无须远求,只须在起居之间时时留意,尽量保证规律作息,就会受益无穷。
食饮有节,五味调和
《黄帝内经》中有关饮食养生的内容有很多,其核心就是“食饮有节”和“谨和五味”。
“食饮有节”就是主张饮食适量,反对饥饱失常和饮食过寒过热。如《灵枢·五味》中“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强调了水和谷类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此外,饮食过量也会伤害人体健康,损伤脾胃,使消化吸收功能产生障碍。如《素问·痹论》中“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谨和五味”,王晓鸣解读,重视“谨和五味”,把酸、苦、甘、辛、咸五味调和得当,就可以颐养天命。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王晓鸣举例,缙云县新建镇大筠村伊伍妹享年102岁,她的后人陈华在《缙云百岁寿星》一书中载文:“外婆饮食方面偏清淡,由于年轻时过着‘一丘菜头一丘芋,一冬一春无须开谷柜’的艰难日子,因此习惯了吃饭七分饱,喜蔬菜少荤菜,特别喜欢吃豆腐、萝卜、毛芋、番薯、南瓜、土豆等。”王晓鸣介绍,调查结果显示2/3以上的百岁老人习惯于荤素搭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多吃,每餐吃七分饱,真正做到了“饮食有节”“谨和五味”。
恬淡虚无,志闲少欲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了“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王晓鸣解释,这短短四句话就道出了养生和防病的真谛。恬淡,就是一种安静、怡然、淡泊的心理状态,没有功利和欲望的牵绊,渐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养生的效应就是“真气从之”,也是养生最上乘的方法。
王晓鸣介绍,知足常乐是大多数百岁老人的共性。调查浙江省百岁老人发现,有的老人经历坎坷,有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并不好,绝大多数(92%)的百岁老人对目前生活依然感到满意。缙云县东方镇前金村百岁老人蒋菊仙,未曾生育,领养了一个女儿,又过继来一个儿子,但并不妨碍这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她虽年过百岁,仍是一家之主。她儿子说:“她脾气很好,从不骂人。”母慈子孝,无论孙子、孙媳、曾孙、邻居,大家都喜欢跟她相处。
和于术数,不妄作劳
王晓鸣指出,《黄帝内经》认为养生防病应“和于术数”,“术数”主要是指导引按跷之术,即现代气功之类的保健方法。导,指导气,在意念的配合下,通过调节呼吸来养生防病;引,指引体,通过肢体的运动或自我按摩来增强体质;按跷为按摩的古称。
在王晓鸣看来,中医养生重视强体健身运动,但是更讲究劳逸结合、动静有度。那么,百岁老人是怎么运动的呢?王晓鸣介绍,百岁老人选择最多的锻炼方式是散步。除散步以外,六成以上的百岁老人生活能够自理或基本自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说明做家务也是百岁老人的一种锻炼方式。缙云县壶镇镇坑沿村有一位“老来俏”的百岁老人应菊卿,她读过几年书,会写毛笔字,擅长做女红。老人是出了名的爱漂亮,常对着镜子打扮自己,欣赏自己的美。她很爱运动,年逾百岁还经常跳跃。这真是动静有度、形神俱养的范例。
王晓鸣介绍,从浙江省百岁老人的调研资料来看,他们长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有各的活法,没有一个定律。但《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一些关键词:“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等,在百岁老人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情志、饮食、起居、运动,这些源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养生四大基石,似乎就是人们所期望的健康长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