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四季养生方法

作者: 秦合伟 宋雪梅

中医食疗不仅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物有四性五味之别,四性分别指寒、热、温、凉;五味指酸、苦、甘、辛、咸。食疗的配伍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因人、因地、因时而异。那么,一年中的不同季节,又有哪些中医食疗养生之法呢?

春季养生重在养肝

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木性,中医认为,春天应注重养肝。“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要多食用清淡、青色的食物,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莴苣、黄瓜等。中医认为酸味入肝,具有养肝、护肝之效,如山楂、橘子、葡萄、柚子、柠檬等。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气候炎热、阳气旺盛,人体最易耗气伤阴,对应的是养心季节。养心的食物有莲子、桂圆、大枣、核桃、黑芝麻、黄豆、大米、燕麦等。中医认为红色为火,能入心经,可起到益气补血的效果。夏季可多食红色食物,如红豆、花生、胡萝卜、火龙果、红薯等。同时,苦养心,苦味的食物可以泄心火,特别是苦瓜。此外,夏季还需要多饮用绿豆汤、酸梅汤、绿茶等饮品,防止体内积热。

秋季养生重在养肺

秋季干燥,很多人易发生鼻干、口干、咽喉干、皮肤干、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的现象,严重时还可引起干咳、嗓子痛等。中医认为,秋天与肺气相通,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秋季适合养肺。秋季饮食应以养阴、清热、润燥为主,常见的食物有百合、梨、香蕉、麦冬、石斛、沙参、陈皮、桔梗、川贝、玉竹及蜂蜜等。这里推荐一款润肺饮品“浙贝生梨饮”,在鸭梨中放入浙贝母后加入冰糖,蒸至梨熟烂,饮用汤汁,有润肺滋阴之效,适合秋季频饮。

冬季养生重在养肾

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也是养肾的最佳时节。冬季天气寒冷,最容易出现肾阳虚,多表现为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精力不足。冬季应该多食用一些偏温热性且能够温补肾阳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韭菜等。其中羊肉性温味甘,能温里散寒,可配合生姜、花椒、肉桂等温性食物,增强其温阳益肾之效。中医认为五行中黑色主水,入肾经,黑色的食物具有一定的补肾功效,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常食可补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