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常脚痛 或因多长了一块骨头
作者: 任珊珊生活中常有一些人,走路时间一长便会脚痛,王女士就是如此。一次受伤后就诊,她才意外得知自己的脚踝比其他人多长了一块骨头,因而引发了副骨疼痛综合征。
人体有206块骨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创伤骨科与足踝外科宋卫东主任医师指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旦有骨骼发育出现异常,副骨便会应运而生。
“副骨是某一骨骼的多个骨化中心在生长发育期未合并,形成多一块或几块骨,或由额外独立的骨化中心发育而来。”该院创伤骨科与足踝外科曾钢主治医师解释说。
三种情况下副骨会引起不适
大部分的副骨边缘光滑,若形态及位置未发生改变,一般不会引起不适症状,但在三种情况下,副骨也会让人备受困扰:
1.形成副骨的部位往往有局部的皮肤隆起,隆起高度因副骨大小而异。因此,足部副骨会导致穿鞋时隆起部位与鞋面发生摩擦,引起皮肤擦伤出现疼痛。
2.副骨形成的部位狭小,在活动过程中与邻近骨或肌腱软组织之间的摩擦、撞击、挤压,导致滑囊炎和肌腱炎,引起疼痛。如距骨后三角骨在翘起脚尖动作时会被上方的胫骨与下方的跟骨挤压,就如夹核桃,产生疼痛,这种情况多见于经常运动者。
3.副骨有肌腱或韧带附着,当发生扭伤或者长时间运动时,副骨与正常骨之间的纤维软骨可能发生撕裂,引起副骨不稳定,进而出现关节不稳。例如腓骨下游离小骨,部分会附着踝关节外侧韧带,脚踝扭伤后会出现踝关节不稳症状。
不同成因要对症防治
曾钢表示,对于副骨导致的疼痛综合征要分析成因,对症防护和治疗。
如果属于皮肤摩擦引发的疼痛和皮肤角质化,平时可穿大一码的鞋及局部用保护软垫。
对于副骨与邻近骨或肌腱组织摩擦引发的炎症和疼痛,可以先停止剧烈活动,局部用消炎镇痛药物处理,等炎症消退后若无症状可恢复运动。若疼痛反复发作,影响运动或行走,建议手术治疗。
而对纤维软骨联合撕裂引发的副骨不稳定和关节不稳,需要尽早规范治疗。在外伤后可以立即用石膏或支具固定一段时间,以帮助撕裂的纤维软骨联合愈合。若拆除固定后仍有关节不稳或疼痛,则建议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