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废话”多 藏着爱与信任

作者: 吴芳雯

最近,有位朋友抱怨她儿子“废话”太多。她说只要孩子一放假,他们待在同一个空间里,儿子就会缠着她说个没完没了。从“十万个为什么”追溯到“恐龙的灭绝”,又到“宇宙起源”,说得她都怀疑人生了。

孩子“废话多”,他应该很快乐

怎样判断一个孩子快不快乐?看他“废话”多不多就行了,基本上废话越多越快乐。

心理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90%以上说的都是废话,那么这个人一定很快乐;如果这个人废话不足50%,那么他大概过得不太开心。这是因为人的语言中枢和大脑兴奋神经息息相关,孩子说话越多越能刺激情绪的释放,心情好了他就更爱表达。

著名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技术和知识,85%取决于语言表达。”爱说话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他们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或需求,获取更多的资源。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情感交流大多比较顺畅,做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随之增强,情绪也就更积极。

朋友家孩子不仅话多,嘴巴还甜。2岁时朋友带他在小区玩,邻居奶奶给了他一块饼干,逗他说:“奶奶好不好呀?”他一脸开心地说:“好!”从那以后,他每次看到那个奶奶都会喊:“好奶奶!好奶奶!”奶奶一听乐开了花,经常给孩子带好吃的,孩子自然也就快乐加倍了。

孩子“废话”多,说明他不缺爱

孩子身边的家人如果多,他听到的声音就多,更容易多说话。而且,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家人之间越是有爱,孩子越是话多。如果你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特别爱说话,那么他在1~3岁期间的家庭氛围和谐、融洽。

孩子的“废话”里, 藏着爱与信任

孩子放学一到家,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确实容易让家长感到不耐烦,甚至想吼一句:“你能不能闭嘴!”或者干脆左耳进右耳出,不当回事儿。家长的打击和敷衍,会让孩子变得胆小、自卑,情绪越来越压抑。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表达欲,多一点耐心,认真倾听孩子讲话。这样也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他也会学着去倾听别人。最重要的是,在那些看似不起眼、没有用的“废话”里,可能藏着很多重要信息。

作为父母,不妨静下心来,多陪孩子说一说“废话”,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亲子关系会更融洽,生活也会更有意思。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