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沙星类药物 要多喝水并防晒

作者: 刘子琦

沙星类药物医学上称之为喹诺酮类药物,是比较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常见的包括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服用这类药物时有很多讲究,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服药期间一定要多喝水。

以左氧氟沙星为例,它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当服用剂量较大时,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也会升高,此时就可能发生结晶,引起腰痛、血尿、蛋白尿,严重时还会堵塞输尿管等使尿液无法排出。大量饮水不但可以补充因发热出汗而消耗的水分,还会增加尿量,使尿液中药物的浓度降低,减少结晶尿的发生。因此,医生或药师会建议患者服用沙星类药物后多喝水。

除了多喝水,患者在服用沙星类药物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药期间要关注有无肌腱疼痛、肿胀、炎症、无力或关节活动受阻等现象。如果发生,要及时联系医生,同时尽量休息、避免运动,并停用沙星类药物。正在服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进行过肾脏、心脏或肺移植的患者,以及60岁以上的人群,服用沙星类药物导致严重肌腱疾病的风险更高,要提高警惕。

2.用药期间,要尽量减少或者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沙星类药物可能引起光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晒伤样反应或者皮疹。如果需要在户外停留,要穿着宽松的衣物来保护皮肤免受阳光暴晒。

3.糖尿病患者如果正在应用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沙星类药物时需要注意监测血糖,因为后者有可能导致糖尿病药物的药效增加,进而发生低血糖反应。

值得提醒的是,沙星类药物属于处方药,不可自行购买随意使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4.口服沙星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多数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等,少数表现为呕吐、腹泻、味觉异常。一般程度比较轻,并不需要因此停药。如果出现不能耐受的胃肠道反应,须及时就医。

5.沙星类药物偶可引起抽搐、癫痫、意识改变、视力损害(复视、色觉分辨能力改变),在肾功能减退或有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癫痫等)的患者中易发生;偶可引起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有动脉瘤、动脉阻塞或硬化的患者容易发生。因此开具沙星类药物前,患者需要如实告知医生是否存在上述疾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