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北往,小心“要命”的寒冷
作者: 陶宪凝北方的冬天,寒冷来得早、持续时间长,尤其是东北地区,如有“冰城”之称的哈尔滨,可能在往年11月就开始飘雪,直至春节之时,俨然成为一派水晶筑成的“冰雪王国”。冬季的皑皑白雪或引人喜爱,但室外过低的气温,对人的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北方人向往候鸟式养老的原因。
寒冷为何会伤害身体?在解答这个问题方面,哈尔滨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李倜颇有经验。
寒主收引,影响心脑血液运行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李倜表示,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人群易突发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症。从中医角度看,六邪之一的寒邪,主收引凝滞。寒邪若侵袭机体筋脉,使脉络收引凝滞,则会出现血行不畅。同时,寒邪易伤阳气,人体的阳气有推动、温煦的作用,如阳气损伤,经脉失于温煦,则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使心脉、脑脉闭阻,引发疾病。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寒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使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大,易引起血压波动,加大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损害。寒冷的气候使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久之体重增加,无疑增加了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为了抵御寒冷,人们在冬季进食较多的高热量食品,久之血脂水平升高,而高脂血症也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低温是诸多邪气的“培养皿”
寒冷除了不利于心脑血管系统,对呼吸系统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北方的冬季,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肺炎,以及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等广为流行。
带菌飞沫“横行霸道”北方的冬季气候寒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大大减少;而普遍铺设的暖气,使室内相对封闭、温暖,甚至是燥热。空气的相对静止,使带菌的飞沫始终被“封锁”在室内,大大增加了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
抵抗力降低 寒冷使鼻腔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加之室内外温差大,呼吸道抵抗力容易下降,使致病菌更易侵入人体。
燥邪伴风而行 中医认为,秋冬季节气候寒冷,阳气收敛,万物闭藏。肺主呼吸,外合皮毛。北方的秋冬季节,人们容易受到风邪及燥邪的侵袭,从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哮喘等。同时,脾胃与肺关系密切,如果饮食不注意,在温暖的室内进食生冷的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也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远离寒冷后,也不是“万事皆宜”
南北方有其各自的气候特点。北方冬季寒冷,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而南方气候虽然温暖,但湿气相对较重,容易引起风湿病等。冬季南迁至气候温暖的地区,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寒冷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但也要注意其他方面的保健养生事项,才能更好地避免疾病的发生。
南方湿气重,更应注意饮食调养,避免进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功能。气候适宜的南方拥有进行户外锻炼的条件,此时进行适度锻炼,更有利于抵御外界病邪的侵袭,也有助于缓解南方湿气重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还要适时起居,顺应当地的作息和生活规律。

对有高血压病且正在服用降压药的老年人,由北迁往南时,由于气温由冷转暖,要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因南方气候温热,如仍按照正常剂量服用降压药,可能会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
给南方“小土豆”的旅游建议
对北方的老年人而言,可能向往去南方度过一个温暖、安全的年关。而南方的年轻人,尤其向往在由冰雪“妆点”的东北地区过个年。从2024年元旦新年至农历新年期间,东北地区,尤其是哈尔滨,接待了不少来自南方的年轻人。
哈尔滨的著名景点冰雪大世界,每年冬天都有冰雕、雪雕展览,既有传统的冰灯,也有并不落伍、具有现代科技特色冰雕,美轮美奂;身披冰雪盛装、具有异域风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吸引不少年轻人驻足摄影、拍视频打卡;拥有上百年历史的中央大街,随处可见俄式西餐厅,以及售卖烤红肠、马迭尔冰棍、冰糖葫芦的摊位。以上种种,配合东北地区以“菜量大”闻名的餐饮风格,兼具物美与价廉、凌晨就开始排队的早市体验,以及冻梨、冻柿子等风味季节性食品,对于不少南方年轻人而言,均是十分新奇的体验。
不过,很多南方朋友知道北方有暖气,室内很温暖,却对北方室外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不甚了解。慕名来北方旅游的南方年轻人,应该注意什么?
李倜建议,厚薄的衣物都要准备。以哈尔滨为例,处于北方高寒地带,冬季室外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甚至更低。所以,在室外要穿戴适合当地气候的服装,比如羽绒服、棉袄、棉裤等。同时,北方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温度可达到零上25摄氏度,所以,在室内需要穿的薄衣物也要准备好。
冬季严寒,要注意预防皮肤暴露部位的冻伤,准备好棉帽、手套、口罩等御寒衣物,可以使用暖手宝、暖宝贴等防冻物品。一旦发生冻伤,要及时就医治疗。
在饮食方面,为增加热量来抵御严寒,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富含脂肪的肉类食物,但要注意低盐饮食;同时,应该注意搭配新鲜蔬菜瓜果。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东北的特色小吃——冻梨、冻柿子等。这些食物虽然风味十足,但是在食用时要注意方法,不要一次性吃太多,避免食用过多寒凉之品而损伤脾胃阳气,避免与热食同服而增加寒热交杂对消化系统的伤害。
责任编辑/陶宪凝
小贴士
冻梨该怎么吃?
有很多南方朋友到东北旅游,第一眼看见冻梨时,以为它是坏了的水果。他们出于好奇,想尝尝冻梨,却发现它硬邦邦的,不知道该怎么吃。
冻梨的吃饭很有“仪式感”:将它放在常温水中浸泡,待其自然解冻后,表面会浮有一层冰壳。将冰壳敲掉,即能摸到梨肉变得柔软无比。待梨肉恢复到口腔可接受的温度时,将梨皮咬破一个小口,用力吮吸,便能品尝到其中的美味了。
注意,冻梨汁水丰富,吃的时候要小心,避免汁液滴到衣服上。冻柿子、冻草莓、冻橘子等水果也要等待解冻后再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