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里的破茧

作者: 周昭旭

春光里的破茧0

指导老师:赵晓璐

成长如破茧成蝶,历经了重重苦难后,终在某一刻,实现生命的蜕变。那次数学竞赛,便对我的成长有所启示。

在上学期,我有幸与几名同学一起被选拔,代表学校参加了数学竞赛。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兴奋得手舞足蹈,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那天刚到考场,我便气定神闲地坐下,打量四周,观察其他考生。他们有的活力满满,说个不停;有的面色苍白,颤颤巍巍;还有的有说有笑,对此次考试不以为意。看到有说有笑的考生,我知道,高手来了!

考试开始,我飞快地阅读题目,争分夺秒,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考场里鸦雀无声,我只能听见笔尖在纸上的摩擦声。

试卷的前几题都十分简单,分数唾手可得。到了后面几题,试卷的难度渐渐提升。“二次函数”“非实数”……望着这些新词汇,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它们犹如新世界的大门,把我传送进一个未知的数学世界;它们又犹如一道道天堑,阻止我通往成功之路。之后,我索性跳过了这些没学过的题目,去挑战下面的难关。很快,一只只拦路虎跳出来将我挡住,我却无可奈何。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原本明亮的教室逐渐变得昏暗起来。尽管空调送出的是温暖的风,我的内心却依旧感到一片冰凉。我的解题思路完全乱了,就如同一个纠缠不清的毛线团,在脑海中越滚越乱,难以理出头绪。

离竞赛结束还剩一个小时,可我还没做完试卷的一半。我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就连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手上的汗沾湿了笔,又缓缓地流到草稿纸上,模糊了字迹。

无意间,我瞥见窗外的那束春光。鸟儿在湛蓝的天空下自由翱翔,太阳慷慨地倾洒下温暖的阳光,滋养着世间万物。

还有56分钟了,我试着放缓呼吸,擦了擦头上的汗和手中带着汗水的笔。我望向那些高手,看到他们也在苦思冥想,于是松了一口气,继续答题。再次看向之前的题目时,我的心境已然不同。我观察题目,发现条件无需一下子化简到底,仅至倒数第二步便可代入,于是难题两三下便被我破解。

我势如破竹,像一名将军,以“设而不求”为矛、“等量代换”为盾,穿上了用“整体思想”做成的盔甲,骑上了名叫“待定系数”的千里马,将这些题目彻底击溃。

最后,我最强大的“对手”出现了,那就是一道几何图形题。时间还剩15分钟,我不断观察它,想找出破绽,可是它严防死守,根本不给我一丝可乘之机。时间紧迫,我使出了“辅助线”,分割了图形,然后又观察了数遍,从图形的一个小角上找到进攻点。接着,我慢慢深挖题目条件,就好像一个矿工,不断朝着地底深挖。我不断展开强有力的攻势,却发现没有丝毫进展。

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窗外的那束春光再次映入我的眼帘。我心中默念:既然此路不通,我便另辟蹊径。果然,当我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题目时,灵感便如春光般涌现。

考完后,我发现自己的衣服已经被汗浸湿。不过我不在乎了,那充满阳光、天高任鸟飞的春景已然到来。

这次的考试令我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我的数学思维,更启发了我的思考,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历尽艰辛,怎能成长;不主动破茧,又怎能飞往高天,看尽世间的美好。

点评

文章情感真挚,语言富有哲理。作者通过描述成长过程中的心态转变和学习精神,展示了成长的多元面貌。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论述更加有力。本文让人感受到独属于青春期心态的变化,又让人深感成长的不易与坚韧。

点评人:段怡然

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云龙校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