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鱼脊骨

作者: 王馨乐

总有一个瞬间,会让你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那次饭桌上的聊天,就让我久久不能忘记。

那次晚饭,妈妈做了我最爱吃的鱼。我一看到鱼便两眼放光,很快,我和爸爸妈妈就把鱼肉吃得干干净净。爸爸又像往常那样,把剔光了鱼肉的鱼脊骨夹到了自己的碗里。鱼脊骨到底是什么味道呢?爸爸为什么总爱吃它呢?我早已眼馋这光溜溜的鱼脊骨,便急不可耐地央求道:“爸爸,我也要吃!”不等爸爸回答,我便将长长的鱼脊骨架到了自己的碗口,学着爸爸平时的样子,咬下一节鱼脊骨,嘬了起来。

看着我馋嘴的样子,妈妈笑了笑,说:“你看你的样子,这下好了,终于继承你爸爸的衣钵了。”爸爸见状,赶紧凑到我的耳边说:“还有一种更妙的吃法,你把鱼脊骨放到鱼汤里蘸蘸,再放到嘴里慢慢吮吸。我赶紧如法炮制,将浸满汤汁的鱼脊骨放进嘴里,果不其然,味道还真不错呢!

餐桌上的鱼脊骨0

爸爸看我吃得津津有味,便故作神秘地说道:“乐乐,你知不知道,我们家这嘬鱼脊骨的习惯,到你这里已经传承到第三代了。”我非常好奇,嘬鱼脊骨,竟然还有故事。于是,爸爸将一段往事娓娓道来。在爸爸很小的时候,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家里偶尔才能吃一次鱼,每次吃完鱼肉后,我的曾祖母,总是把鱼脊骨当成宝贝似的,放在嘴里嘬。爸爸和伯父看到后,刚开始觉得很奇怪,后来竟也学着曾祖母的样子,吃起了鱼脊骨,而且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了现在。

我听得入迷,一时间忘记了碗中的鱼脊骨,没想到照片上那个慈祥的老太太,竟然以这样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些后辈。

爸爸又讲了很多,讲他小时候的生活,讲曾祖母那时的生活。我有些惊讶,便问爸爸:“爸爸,以前大家的生活真的有那么艰苦吗?你说曾祖母吃过草根、啃过树皮,这是真的吗?这些不都是电视里才会出现的场景吗?”

爸爸望着我,笑了笑,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是反问我一句:“乐乐,你想想,曾祖母吃鱼脊骨,我吃鱼脊骨,你吃鱼脊骨,感受是一样的吗?”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以前的生活条件不好,他们甚至都吃不饱饭,所以他们才如此珍惜食物,连鱼脊骨都不浪费。

爸爸要收拾餐桌了,我望着满桌的残羹冷炙,连忙挡住自己碗里的鱼脊骨,说:“爸爸,让我把它尝完吧!”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更应珍视每一粒粮食,杜绝浪费。同时,我也将更加刻苦学习,珍惜并感恩当下的美好生活。

点评

看似寻常的交流,却在小作者的生命底层铺就了隐形的精神根系。文章围绕“珍惜粮食”和“感恩生活”的主题,通过讲述家族习惯的传承,引导读者思考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值得肯定和欣赏。当下的今天,我们需要轻松愉悦的亲子对话,需要像“鱼脊骨”一样带着家族精神的家庭故事,这些将使我们的成长不再孤独、单薄,生命不再虚无。

点评人:徐爱春 淮安市白鹭湖小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njw2025053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