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

作者: 木子

围魏救赵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为了解失去中山(今河北省中南部)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中山。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趁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两得。因此,魏惠王以庞涓为将,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赵成侯在慌乱之中,赶紧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接到赵成侯的求救信后,决定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派遣他们前去解救赵国。孙膑是著名军事家,他深知直接与魏国军队交战并不明智,于是他劝说田忌:“要想解开一团乱麻,不能用强扯硬拉的办法,要想制止正打斗得难分难解的双方,不宜用刀枪对他们一阵乱砍乱刺。要想援救被打的一方,只需要抓住进犯者的要害,捣毁它空虚的地方。眼下魏军全力以赴攻打赵国,精兵锐将势必倾巢而出,国内肯定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魏国此时顾了外头的,国内势必会空虚。如果我们此时抓住时机,直接攻打魏国的都城,魏军势必会回师。”孙膑一席话说得田忌茅塞顿开,他十分赞赏地说:“先生真是英明,令人佩服!”

孙膑命令士兵们先向魏国的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进军,制造齐军要进攻魏国的假象。魏惠王得到消息后,急忙从赵国前线召回一部分军队,回大梁进行防御。然而,这只是孙膑计划的第一步。

孙膑在大梁停留了一段时间,然后突然下令撤军,转向魏国的另一个城市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市西北部,一说山东省菏泽市东北部)。桂陵是魏国的重要粮食产地,魏惠王得知齐军进攻桂陵后,再次调动军队前往支援。在魏国军队回援的途中,孙膑在桂陵设下埋伏,等待魏国军队的到来。当魏国军队到达桂陵时,陷入埋伏,遭到齐国军队的攻击。经过激战,齐国军队成功击败了魏国军队,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役不仅解救了赵国,也加强了齐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孙膑凭借其智慧和谋略,赢得了赵国和齐国的尊敬。围魏救赵的故事也成了中国古代的兵法策略的代表之作。

在日常生活中,围魏救赵的策略也可以被用来处理人际关系和各种社会问题。例如,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可以采取一种巧妙的方式来化解对方的敌意,从而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

从围魏救赵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深刻的感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战争中,要善于运用智慧和谋略,找到敌人的弱点。了解敌人的实力和弱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敌人的具体情况,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战略和战术,从而取得胜利。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攻击敌人的弱点或者后方,可以让敌人措手不及,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策略需要灵活的思维和果断的决策。

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在围魏救赵的故事中,赵国向齐国求援,两国合作共同对抗魏国。这说明,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从而取得胜利。

以智取胜,不以力敌。围魏救赵的故事告诉我们,战争不仅仅是力量的对抗,更是智慧的较量。只有运用智慧和策略,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