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星”动人生

作者: 周艾靖

玥玥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品学兼优的她从小就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今年还被评为了优秀少先队员,是班里的“人气王”。瑶瑶和玥玥是好朋友,前不久,瑶瑶发现玥玥有些奇怪,以前的玥玥上课时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下课后和同学们谈天说地、开怀大笑;现在的玥玥上课时总是看着课桌下的杂志发笑或皱眉,下课后也不见人影,教室里再也听不到她爽朗的笑声。瑶瑶十分担心玥玥。有一天下课,玥玥又不见了人影,帮老师取作业回来的瑶瑶却发现玥玥在学校的走廊中抹泪。瑶瑶忙问道:“玥玥,你怎么啦?”玥玥哭了好一会儿,才在瑶瑶的安慰下说出了原委。

原来,玥玥最近喜欢上了一个明星甲,为此她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了大量该明星的海报和杂志,使用各种手机应用软件观看他的视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因此,她在最近的考试中成绩一落千丈,父母大发雷霆,不但没收了她的海报和杂志,还暂停了她的零花钱。玥玥本就十分难过,谁知今天又听到班里的一个同学说:“我最不喜欢甲啦,他也配成为明星吗?”甚至还有不少同学应和着大笑。听到自己的偶像被同学这样取笑,玥玥又生气又难过,再也按捺不住,冲出教室大哭了起来。

瑶瑶听了,感到有些为难:一方面,玥玥十分喜爱这个明星;另一方面,玥玥又因为喜爱这个明星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和同学间也出现了隔阂,这可怎么办呢?

回家后,瑶瑶和爸爸妈妈说起了这件事,没想到,爸爸妈妈也有“追星”的经历。爸爸向她展示了自己珍藏已久的海报和唱片;妈妈得意地拿出了自己喜欢的影星的碟片和杂志。瑶瑶惊讶地发现,在说到自己的偶像时,爸爸妈妈的脸上露出了和玥玥一样的满足的笑容。

“瑶瑶,你不是特别喜欢《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吗?”妈妈神秘地笑了,“其实,你也是一个‘追星’的人啊!”

听了妈妈的话,瑶瑶若有所思,的确从小时候开始,自己就特别崇拜动画片里一些有超能力的人,为此瑶瑶买了精装的《西游记》反复阅读,还买过孙悟空的拼图、玩偶、金箍棒玩具等。这样想来,她和玥玥“追星”的行为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玥玥因为“追星”不仅成绩一落千丈,还和父母与同学间产生了隔阂,而自己并没有这样的烦恼。这是为什么呢?

你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吗?向大家介绍一下他吧!

玥玥说:“爱他让我找到了自己。”对于“追星”者来说,“追星”发挥了娱乐解压、人际交往、自我实现等多种作用。在学习生活的压力下,同学们寻求宣泄和释放,偶像就成了最简单的一种精神抚慰。将自我的梦想、欲望、遗憾等投射到偶像身上时,偶像就会在我们内心趋近于完美甚至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这是人们正常的“心理投射作用”。每个人想拥有的特质不同, 对明星产生的判断自然也会不同。不管你的偶像是谁,只要他是一个努力、温暖的人,一定会更在意你是否快乐,有没有成长和进步。专注自身,接纳不同的声音才是“追星”的正确方式。

撒贝宁说,“追星”其实是在追你自己,你希望自己未来能够像他一样优秀,像他一样成功。你其实是在为自己设计一个理想中的人设,“追星”其实是在追自己的影子。想象一下,如果你比自己的偶像更优秀,你还会如此迷恋他吗?“追星”让我们接近理想中的自我,那么你拥有或者希望拥有哪些“明星同款”呢?

在瑶瑶的帮助下,玥玥逐渐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为了能够像偶像一样优秀,玥玥比以前更加努力,还学习了吉他弹唱。期末文艺演出的舞台上,玥玥为同学们弹唱了一曲《少年》,优美的歌声让同学们纷纷喝彩,掌声雷动,玥玥的眼里也闪动着激动的泪光。这一刻,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的玥玥,终于从“追星星的人”,成了“来自星星的你”!

来自星星的“他”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得明星的同款

我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特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特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像他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在生活中如何培养这些特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 心海如镜
下一篇: 向上跌了一跤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