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
〇 内容简介
9岁那年的暑假,对麦小节来说不同寻常。她跟着爸爸从上海郊区的梅家坞到芦荻镇,再走进巷弄深长的永年里。上海城区里那个焕然一新又潮流涌动的世界,令初来乍到的麦小节感到既新鲜又陌生。在奶奶家,她察言观色,默默探悉弄堂里的人和事,二楼那个爱穿绿色枞树连衫裙的哑女白雪,尤其令她好奇。白雪的爸爸在远洋轮上做大副,常年出海远航,父女俩为远洋轮取名为“白雪号”,寄托对彼此的思念。
两个女孩通过无声的交流,在那个夏天收获了美好的友谊。她俩从万花筒和望远镜中,旋出斑斓,瞭望世界。
〇 作者简介
陆 梅 儿童文学作家、《文学报》主编、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著有《当着落叶纷飞》《格子的时光书》《无尽夏》《像蝴蝶一样自由》《再见,婆婆纳》等小说、散文集二十余部。作品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中国报人散文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桂冠童书”奖、首届东吴文学奖、德国慕尼黑“白乌鸦奖”等,有小说被改编为电影。
〇 专家点评
在这部小说中,两名小女孩不仅形影相随,而且跟随时间的步履重新寻找到自己的“儿童性”。最初的麦小节和白雪尽管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一个居于乡,一个居于城,但都具有现代儿童共通的心理特征。随着情节的推进,两人通过相识、相处、相知、相融,通过对亲人心事的理解、对邻里互帮互助的认知,对上海的外表、内里的观感,对帮秦伯买东西等微小事情的记忆,对植物、动物生存哲学的体悟,对中外经典艺术的赏鉴,对远方和大海的想象……一点一滴地生长出她们对亲情、友情、城市、乡村、植物、食物、艺术、世界的记忆与想象,深植下她们对爱、真、美的童年信念。这意味着儿童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无论经历什么,都始终拥有儿童原初的美好天性,即作者所说的“善良、聪敏、好学,尤其爱倾听”。在这部小说里,让人迷恋的“儿童性”,就蕴含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艺术、人与生活、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中。
——徐妍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