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冲突有办法
作者: 贡白芳● 设计理念
小学四年级学生趋向于独立,他们也渴望友情,希望有和谐的同伴关系,但同伴冲突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生,这不利于学生的自信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本课从初步感知冲突、体验理解冲突、辨识探讨冲突、合作化解冲突开始,到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旨在引导学生在处理人际冲突时选择更好的方式,从而促进内心和谐、人际和谐,为未来的社会和谐奠定一定的基础。
●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活动体验等方式,认识到冲突是由误会引起的,或者由于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反对对方的想法和观点而产生的。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体验、讨论、对比、合作探索出化解冲突的几种方法,并在实际操练中感受到方法的有效。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冲突会破坏关系,影响心情,从而愿意化解冲突,达到内心和谐。
● 教学重点
通过体验、讨论、对比、合作探索出化解冲突的几种方法,并在实际操练中感受到方法的有效。
● 教学难点
1.体验冲突是常见的,冲突会破坏关系,影响心情,从而接纳冲突的存在,愿意化解冲突。
2.如何更好地化解冲突。既不委屈自己、不伤害他人,又可以维护和同学的关系,增进友谊。
● 教学准备
录制小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雕塑”游戏——对对碰
教师:今天邀请同学们来玩“雕塑”游戏——对对碰。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来体验,伸出你的双手,一只手代表自己,一只手代表你的一个同学,先两手握拳,用力碰3下。
教师: 下面变拳为掌,用指尖碰指尖,碰3下。
教师: 接下来请打开手指,十指相扣,碰3下。
教师:这3种与同学交往的方式,你愿意选择哪一种?
学生各抒己见,一部分选手指相扣,一部分选指尖相碰,少数几个学生选拳拳相碰。
教师随机采访以上三类不同的学生,询问他们选择这类方式的原因。
选手指相扣的学生说,这样不疼,像拥抱很温暖。
选指尖相碰的同学说,这样和同学相处既可以显得亲密,又有独立相处的空间。
选拳拳相碰的同学,有的说被同学打了要回击,不能吃亏,有的同学说这种方式是两个男子汉合作愉快,以拳相击表示庆祝……
教师在互动的过程中带着好奇、尊重,耐心倾听,细致核对,不带评判,鼓励学生自由、真实表达。
教师:老师听到了同学们不同的与人交往的方式,大部分同学都是选择和睦相处,个别同学选择要回击,这样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这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我们先不讨论这种解决方式怎么样,暂且放在这里,看看随着课堂的进展有这种想法的同学会不会有些变化。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讨“化解冲突有办法”。
设计意图:雕塑是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创造的一种将人的潜意识意识化的事物,如同绘画、沙盘的形式,它能呈现人内在的心理状态,让体验和觉察更加细腻和震撼。本活动的雕塑既有趣又形象,让学生一下子领悟到与人交往想要选哪种方式,可以顺利导入课题。
2.暖心坊:绘本欣赏
观看绘本小视频《敌人派》。
教师:《敌人派》的故事里,主人公“我”为什么把杰米当作敌人呢?你猜杰米知道吗?
学生:“我”输了棒球赛,杰米还哈哈大笑。杰米不知道“我”把他列入敌人名单。
教师: “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怎么发生的?
学生: 一开始生气,后来开心了。误会解除了,他们成了好朋友。
教师: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矛盾或者冲突是由误会引起的。当误会消除了,矛盾和冲突也就化解了。当我们化解了冲突,心情就会变得愉快。同学们想要常常拥有好心情吗?
学生:想!
教师:好,接下来让我们先来体验冲突。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敌人派》绘本小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会影响人的心情,当冲突化解,心情也随之变好。而大家都想要有好心情,所以会兴致勃勃地探索接下来的活动。
3.育心场:体验冲突,辨识化解冲突方法
(1)演一演——体验冲突
PPT出示《你们要听我的》——讨论美化班级环境的方案。
【活动要求】
①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②小组中每人都要独立想出1条建议,不能与别人相同。
③每人都要坚持自己的想法,阐述自己的建议和理由,努力说服别人。
④过程中仔细体会自己的感受。
【全班分享讨论】
教师:在刚才的讨论中,你的感受怎样呢?现在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1:他们根本不听我的,我很生气。
教师:是的,我很理解你。
学生2: 我们都坚持自己的想法,谁也不让步,我很着急,这样形成不了统一意见。
教师:是的,确实有难度。
学生3:我们这一组有两个同学吵起来了,他们谁也不理谁了。
教师:你们这一组当场就起了冲突。
学生4:这样子没办法讨论了,我很烦躁。
教师:当大家观点想法不一致时,很容易产生冲突。冲突会让人际关系不和谐,还会影响你的心情。那如何化解冲突呢?我们来进行情境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即兴表演,引导学生体验到在团体活动中,因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所以会产生冲突,这在生活中很常见,学生要接纳冲突的存在,同时深切体会到冲突会影响人的心情,进而想要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
(2)情境讨论
【活动要求】
①PPT出示书上第15页的情境:你听到平时和你有矛盾的1个同学和别人说你的缺点,这时你会怎么做?
②同桌2人组讨论:看一看课本上的几种做法和结果,你觉得哪种处理方法较好,为什么?
【全班分享讨论】
大部分学生: 我选第三种,落落大方找他和解,消除误会,这样可以维护同学友谊,加深感情。
几个学生:我选第一种,瞪他一眼,谁也不理谁,让隔阂存在,两个人心情都不舒畅。我愿意接受这种结果,我不想和他吵架,也不愿意假装和睦。
几个学生:我选第二种,和他大吵一架,反目成仇。我不能被同学欺负,我父母让我回击。
教师:当你选择和解时,无疑大家的心情是舒畅的,你们的关系是和谐的;选择“瞪他一眼,谁也不理谁”,虽然没有冲突,但你们的关系是疏离冷漠的,你们的心情也不舒畅;选择吵一架甚至回击,这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学生:会有人受伤,进医院,家长要赔钱。
教师:现在邀请选择“要回击”的同学们来做一个简短的冥想练习,其他同学观察。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的身体某个部位受伤了,就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个地方,它现在形状怎样?颜色怎样?流血了吗?疼吗?它会影响你日常的生活吗?你们双方的父母接下来要面对什么呢?学校要面对什么呢?请你们睁开眼睛,刚才你们的体验怎样?
学生1:我感觉我的手好像破了,很疼。
学生2:我感觉我的眼睛瞎了,看不见,我很害怕。
学生3:我感觉我的脚受伤了,要爸妈背我上学。
教师:是啊,不仅受伤的同学会很痛苦,而且学校和家长要根据我国法律承担相应的责任呢。
学生:我想改变回击的想法,通过刚才的讨论和想象,我体会到这种办法会让我交不到朋友,也有可能让我们都受伤,还给父母和学校带来麻烦。
教师:你能有这样的变化真好。那我们怎么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当矛盾产生时,我们需要冷静下来,进行真诚的沟通,学会理解和宽容,这样我们才会感受到朋友间的温情。
设计意图:四年级学生往往对冲突带来的不良后果缺乏认识和体验,个别家长教育孩子被同学欺负了要回击,这一观念影响较深。通过情境讨论和简短的想象体验,让学生体验到吵架或打架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同时对于有的学生提出的被欺负可以回击,教师要予以部分肯定,但是要提醒一旦对方停下来,伤害解除,就应该停手,否则是防卫过当。
4.成长苑:小组合作,提炼方法
【活动要求】
①教师: 让我们来听听 《小欣和小琪化解冲突》的故事,看看会有哪些启发?
教师播放文字和录音。
②每组学生5—6人,共同探讨:小欣和小琪间的冲突是怎样一步步化解的?
【全班分享讨论】
学生1:小欣虽然感到委屈,但没有计较小琪的指责。
学生2:小欣保持了冷静。
学生3:小欣求助了妈妈,妈妈帮她理解了小琪当时的心理状态。
学生4:小欣第二天主动找小琪沟通。
学生5:小琪主动向小欣道歉。
教师总结归纳:化解冲突有办法——保持冷静、理解他人、多想办法化解、道歉、和解、求助成人。
设计意图:通过听故事、学习同龄人化解冲突的办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总结出解决冲突的方法。
5.互动角: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PPT呈现:你和同学之间有至今没有解决的冲突和矛盾吗?请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主动化解吧!
不叙述冲突产生的过程,直接运用学到的方法找同学化解冲突。
教师邀请2—3对愿意当场化解矛盾的同学上讲台化解冲突,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对方做出和解动作,如握手或拥抱或其他动作,其他同学进行观察。
设计意图: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所以最后要回归实践,让学生主动体验化解冲突的办法,享受化解后的愉悦心情和自尊感的提升。观察的同学也会从中学习经验,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所运用。
6.总结课堂收获
教师:请大家说说这节课你收获到什么?
学生1:当我再次面对冲突时,可以运用今天学习的办法。
学生2:面对冲突,理解和宽容很重要。
学生3:面对冲突,主动和解,收获友谊。
设计意图: 适当检验教学目标,夯实课堂学习。
● 教学反思
1.课堂中有少部分学生坚持家长让自己不能吃亏,和同学发生冲突要回击。虽然不普遍,但不可忽略。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说,家庭是人的塑造者。我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也足以说明家庭对人的影响巨大且深远。而学生的这种想法也显示不会轻易改变,这既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也不利于未来社会的和谐。课堂要适当传授关于校园伤害追责的法律知识,让学生初步树立法律意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2.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课堂活动,通过看小视频、体验冲突、对比方法、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表演、讨论、探究中体验学习,总结归纳化解冲突的办法,并学以致用,当场化解冲突,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的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开放性、积极性、真实性都很高,参与度也很高,这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接纳、共情分不开。学生也在体验中感悟、学习和收获,在真实的情境中化解同伴冲突。如果在最后互动角的活动中能有更多同学参与化解冲突进行练习,享受冲突化解后的心情愉悦和自信,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