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烟雨时
作者: 陆弈天
指导老师: 李红霞
烟雨氤氲,黄山连绵的身影,隐没在这片水墨中,像名画家的小章。
又是一年烟雨时,我蓦地翻开成长纪念册,情不自禁地又端详起了这张照片:稚气的我端坐在棋盘前,执子微笑,胸有成竹。那一局,那场比赛,那次定格,虽然只是记忆长河中的小石子,但熠熠生辉。
也是这样绵密的春雨,那时的我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赛场,“这局,我能拿下吗?”迷茫和紧张裹挟着我。对手来势汹汹,布局、中盘、进攻……白子嚣张跋扈!我的黑子已经溃不成军,身陷重围。我拿捏着手心的汗,不停在膝盖上搓着双手。对手眯着双眼,好一股睥睨群雄的神气啊!面对如此举步维艰的棋局,我的心瑟缩不已。
滴答,滴答。窗外蒙蒙的烟雨,像花针,像细丝,密密斜织在我的心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越是艰难时刻,千万不能被对手左右,被自己沮丧的情绪左右,可否学着苏东坡在黄州风雨中的洒脱从容?本手沉潜,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对,本手为上!作为初学者的我,过五关,斩六将,逐鹿中原的念想千万不能有。我必须按着本手下棋,棋出有数,路出有招,方能水入万渠,各成世界。思忖了些许,我屏息敛声,整顿心绪,重新审视眼前的难局,重新推演对手的路数、招数和筹谋。
我执一黑子,淡然地落在了“三三”位置。对手余光一瞥,见我并没有争“中原”之意,便气势汹汹地力压我一头,置于“星位”上。我深吸一口气,也不敢丝毫懈怠。何为本手?一如叶嘉莹先生数十年如一日,从容地积累背诵研读古典诗词,专心不二。“淡定,淡定!我总不能一直被动!”我思忖着,拿捏起一枚黑子,于棋盘边闲敲。
“33,37,39……”我默不作声计算着棋路之目,虽然屈居下风,但仍旧不动声色地忖度着逐渐严峻的局势,估量着眼前的得失。时而神色舒展,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捂手私语,时而托腮凝思。拆招,困顿,溃退;有失手,有推进,有胶着……时间无声无息地推进着,局势也潜移默化地在改变。赛场窗外,烟雨中连绵的黄山,若隐若现。赛场内座无虚席,无声厮杀,不分伯仲。我推演着白子的走向、气数、布局,见招拆招。
“我又该如何突围呢?”摩挲着棋子,我比画着金蝉脱壳的路线,凝视着棋盘。“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扳,一断,一拧,这几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我不动声色地执黑子落在“天元”上。
霎时间,黑子似乎是浸润在微雨之中的春草,油油地发亮,澄净,明丽,照进了一束微光,我的世界顿时敞亮起来。“我快要突围了!”玻璃墙外的烟雨,一如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渲染着黄山的水墨丹青。那枚“天元”之子妙手偶得,画龙点睛,局势陡然突变,白子措手不及。
对手瞠目结舌地看着我,白子不遗余力,步步紧逼。围堵,挫败;截断,挫败;打结,挫败!黑子步步为营,势如破竹,一举杀出重围,终于突围成功啦!“13.5目,黑胜!”耳畔响起裁决。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看着白子大势已去,我释然微笑。原来,神来一笔,落子奇巧,源自本手的苦心孤诣的积累和厚积薄发的创新。妙手的本质,是量变后的质变,是偶然中的必然,是坚持不懈后的灵感迸发。
“咔嚓”,一声清脆的按键声,眼前光亮一片,定格了2021年4月27日这一天。一位稚气未脱的少年不急不躁地拾起一颗黑子,一锤定音于“天元”。
又是一年烟雨时,山色空蒙雨亦奇。点点细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飘飘洒洒。我凝视着那张照片,无数记忆的涓涓细流汇成了一条大江,流淌向天际。
那年的棋局残影,是否也如眼前这般,草色遥看近却无呢?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想必当年赛场前,那黄山湖伟岸的香樟,也在雨中静默着,一如现在的我,细数着那一局,那场比赛,那次定格。
棋局叵测,人生如棋。涓流汇聚,才能沧海横流;本手潜心,方能妙手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