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地球上的老鼠消失了
作者: 苏澄宇地球上到底有多少老鼠呢?据估计,老鼠的数量通常为每公顷1—200只,在鼠疫期间超过每公顷1000只,这意味着老鼠的数量可能和人类的数量相当。如果那么多的老鼠突然消失了,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吗?
没有老鼠,医学研究将严重受阻
根据生物医学研究基金会的数据,95%的实验动物都是老鼠。老鼠被用于所有类型的医学研究,从开发新的抗癌药物到膳食补充剂、护肤品,都有它们的身影。
为什么在医学研究上老鼠如此受器重?首要原因是,老鼠的遗传学特性、生物学特性、行为学特性和人类很相似。其次,用老鼠做实验很方便:体形小,容易安置,也方便观察;寿命短,可以完整地研究某个因素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影响;便宜,小白鼠几十块一只,小兔子可得一两百了,可以买很多小白鼠做实验,从而拥有大量的实验数据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老鼠是杂食动物,养起来方便。
因此,如果老鼠消失了,短时间内我们找不到更合适的实验动物替代品,其他实验动物要么太贵,要么没有形成体系,要么生命周期太长……总之,就是没有小白鼠那么好用。
没有老鼠,疾病依旧会传染
按理说,没了老鼠这一传播途径,我们就可以向很多疾病说拜拜了。然而,大自然没你想得那么简单。病毒是适应性很强的病原体,当病毒失去了一种传播途径,它就会以某种方式变异,找到新的感染途径。
甲型流感的病毒最早只会感染鸟类,但由于其非常容易发生变异,所以后来又感染了其他哺乳动物,如猪、马、鲸,最终祸害到人类身上。因此,甲型流感病毒被认为是典型的宿主转换病毒。
如果所有老鼠都从地球上消失了,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病毒总会找到其他宿主来代替老鼠的位置。而这其实更可怕,毕竟传染途径一下子变得未知了。
没有老鼠,生态系统马上崩了
如果所有老鼠突然消失,生态系统就会陷入紊乱。你可能以为老鼠只会和你抢吃的,其实在野外,老鼠还会吃其他东西,比如昆虫。
如果没有老鼠这个天敌,昆虫们便可以肆无忌惮地生活了。昆虫数量暴增的后果,因昆虫的种类而异。就拿老鼠吃的蝗虫举例,蝗虫数量多了,必然到处啃食农作物,毁坏农田,人类的食物产量将大减。
另一方面,那些捕食老鼠的动物(如猫头鹰、蛇)将没有食物来源。当然,猫头鹰和蛇也不会因为没了老鼠饿死,它们总会找到其他食物,而导致该物种大量死亡。无论是哪一方面,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因为老鼠的消失,食物链将被打乱,生物多样性将遭到严重破坏。
不仅是动物,连植物也会跟着遭殃,因为老鼠在种子分配中也发挥了作用。自然情况下,成熟的种子直接落在植株脚下。然而,这片土壤的空间、矿物质和水分都已被先到的植物霸占,因此,种子要想生根发芽,最好另外辟地而居。轻的种子可以随风飘走,而重的种子就得求助于“搬运工”——播种动物。
播种动物当然不止老鼠,但得益于老鼠的数量巨大,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播种动物。老鼠先吃下含有种子的食物,当它们转移位置的时候,种子会通过老鼠的粪便完整地排出体外。没有了老鼠,地球上的很多植被极有可能跟着老鼠一起消失。
这样看来,老鼠的消失不会带来太多的好处,坏处倒是一大堆。不过现实中,老鼠的生命力如此顽强,也轮不到我们来担心它们的灭绝,还是想好怎么减少老鼠的数量更重要。
(摘自微信公众号“科学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