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腰背痛的病因、预防与治疗
作者: 吴志民长时间保持坐姿、低头看手机及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使得腰背痛成为了青少年健康的一大挑战。急性或慢性腰背痛,都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生活。
青少年腰背痛的分类
腰背痛一般是指肋缘以下、臀横纹以上及两侧腋中线之间区域内的疼痛与不适,单侧或双侧,可伴有或不伴有大腿牵涉痛。根据致病原因的不同,临床上常将腰背痛分为特异性腰背痛和非特异性腰背痛。
特异性腰背痛:通常有特定的病因,如青少年急性腰拉伤、脊柱侧弯、腰椎骨折、椎间盘问题,以及某些罕见的脊柱感染或肿瘤。此外,神经问题(如脊髓肿瘤)、内脏疾病(如肾结石)、血管异常(如腹主动脉瘤),以及心理问题(如抑郁症或心理暗示性疾病)同样会引起腰背痛。
非特异性腰背痛:指特异性腰背痛以外、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的腰背痛,患病人数占腰背痛病例的90%以上,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脊柱的力学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其中包括常见的软组织问题,如腰肌过度劳累、腰背肌筋膜炎、腰三横突综合征和纤维肌痛综合征等。这类腰背痛的诊断往往更加复杂,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
青少年腰背痛的诊断
青少年的腰背痛诊断涉及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一系列步骤。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为诊断青少年腰痛的得力助手。脊柱X线片检查包含脊柱前后位和侧位,能展示脊柱的完整形态和生长状态,对于检查脊柱侧弯等异常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监测疾病进展的重要参考。CT扫描分辨率高,能精确定位椎间盘问题,评估神经受压情况,同时也有助于排查如肾结石等可能的全身性病因,对早期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MRI作为一种无创的成像技术,在描绘脊柱及其周围复杂结构,如软组织、神经根和脊髓方面具有卓越的能力,对识别潜在的脊柱肿瘤、感染、骨折,以及评估神经功能的细微变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信息,极大地促进了疾病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订。
青少年腰背痛的预防
青少年腰背痛的原因复杂多变,既有生理因素如生长发育特点,也有功能性因素如不良姿势、长时间静坐或站立,还有运动因素如体育运动中的过度用力或不当技巧,或者心理社会因素如学习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等。因此,为了减少青少年腰背痛的发生,需要对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依托学校-家庭-个人“三位一体”进行综合防控。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在日常活动中,青少年应尽量避开需要弯腰、扭动且负重的动作,以防止给腰椎带来额外的压力。同时,尽量戒掉过于放松的“瘫坐”姿态,以减少腰椎的负担。确保掌握并维持良好的坐姿,如坐着时背部应紧贴椅背,以获取支撑。避免长时间连续坐着学习,这可能会导致肌肉僵硬和腰椎压力增加。建议每学习约1小时后起身,做一些腰部伸展运动。对于学生群体,特别是中小学生,挑选符合身体尺寸的书包至关重要,以防止其因长期承载过重的重量而导致背部弯曲和腰部疼痛,从而避免慢性腰背部问题的发生。
运动锻炼中的预防:部分青少年平时存在久坐现象,再加上缺乏锻炼,很容易导致腰背肌肉松弛,使脊柱稳定性和支撑性变差,诱发腰背痛。建议青少年进行常态化体育锻炼,尤其是腹肌和腰背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腰椎和肌肉力量,使腰背部肌肉的柔韧性增加,可有效预防和缓解腰背痛。游泳、俯卧撑、卷腹、平板支撑、吊单杠都是预防腰背痛的良好运动。同时,在运动前,尤其是对抗性球类运动和剧烈运动前,一定要进行伸展性热身,避免运动性损伤,以及避免长期过度运动导致腰背肌和椎体劳损。
环境的改善: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高变化快,家长和学生要注意调整学校和家中桌椅的高度,以免造成青少年弯腰驼背。同时,要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障良好的睡眠质量,使腰背肌肉和骨骼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发育。
家庭关爱和心理支持:青少年腰背痛不仅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还会带来心理上的困扰。反过来,部分具有焦虑、抑郁情绪的中学生容易患上特异性腰背痛,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或疏忽大意,对青少年缺少关注,容易使青少年腰背痛治疗延误或处理不当。因此,建议家长增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学习环境,关注青少年腰背痛的早期征兆,以减少青少年腰背痛问题的发生。

青少年腰背痛的治疗
非特异性腰背痛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防止疼痛慢性化和顽固化,帮助青少年恢复正常生活。目前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手术治疗,因此首选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方法涵盖了心理调适、动态锻炼、生理恢复训练及药物调理等多个维度。首先,青少年要增强自我认知,日常生活中培养健康的习惯,特别要进行强化腰背部肌肉核心力量的训练,旨在提升脊柱的整体稳定性。在物理治疗方面,温热疗法如热敷、红外线或短波疗法,光疗如激光治疗和超声波疗法,电刺激治疗等,均能够促进局部区域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短期内能显著减轻腰背疼痛并恢复躯干活动性。此外,中医的针灸疗法、按摩疗法及脊椎矫正,都是缓解腰背疼痛的有效手段。在药物治疗方面,对于正在发育的青少年,考虑到安全性和生长发育特点,常推荐使用外用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外用制剂、辣椒碱软膏及中药贴膏或软膏等。
特异性腰背痛的治疗方法是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肾结石、妇科疾病、脊柱肿瘤、脊柱感染等引发的腰背痛,首先治疗原发疾病。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一般情况,如果经过3个月的保守治疗后,腰背痛症状仍未改善,同时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