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黄俊红 李家鹏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职院校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可能会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学校应通过正确的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使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和自我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本文将论述如何做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思想教育,正确引导学生
高职学校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定期组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不断提升思想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成长为知情意行相统一的人。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渗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效渗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并通过恰当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或就业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教育活动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首先,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例如:举办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向学生宣传心理问题的危害,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并向学生传授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组织学生辩论会,让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主动了解并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关注自身心理状况。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团体等学生自治组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使其与学校互相配合,共同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可以引导高职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整情绪,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或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这也是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教师要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主动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学生的心灵导师。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主动了解学生内心需求,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帮助学生排解内心困惑,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高职院校要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教育工作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加强思想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关心学生日常生活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