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

作者: 武莹

儿童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患儿会出现发热及手部、足部、口腔等部位的皮疹与疱疹,属于儿童常见疾病,每年的4~9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本文针对儿童手足口病高发期预防措施进行讲解、分析。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是典型的儿童传染性疾病,家长全面了解儿童手足口病的疾病特点包括传播途径和症状表现,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完成针对性的预防,并且能够在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表现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粪-口传播:手足口病的病毒能够在人体的粪便内长时间存活,带有病毒的粪便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污染水源或食物,如果人体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就可能感染,儿童容易经由粪-口途径感染手足口病。例如:儿童便后没有立即洗手并且用手拿食物食用,或者在户外玩耍接触到一些不干净的污染源,日常有吃手等不良卫生习惯,就非常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呼吸道传播:手足口病患儿咳嗽或打喷嚏时,体内的病毒会随口腔飞沫传播至空气内,如果健康儿童接触到空气中带有病毒的飞沫并通过呼吸吸入口腔与呼吸道,进入人体内,就可能感染手足口病。

2.症状表现

儿童手足口病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口腔黏膜、手部及足部出现皮疹。感染病毒后一般会有2~10天潜伏期,典型症状表现一般会持续3~5天,多数情况下会在1周内痊愈,重型患儿的病程可能较长。手足口病大体可分为普通型与重型两种主要类型,普通型临床最为常见,患儿会在手部、足部、口腔及臀部、腿部等出现明显的红色皮疹、疱疹,疱疹内一般不会有较多的液体,患儿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或瘙痒症状,皮疹消退之后一般也不会留疤或结痂;同时还会出现发热症状,有时也会伴随咳嗽、流涕、厌食等症状。普通型手足口病经过合理治疗基本都会痊愈,但也有少数患儿会在病程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为重型乃至危重型。重型患儿的症状表现更为危急,会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等症状,如惊厥、意识障碍、咯粉红色泡沫痰,甚至可能会进行性出现脑炎、脑膜炎、心肌炎及循环衰竭,进一步可发展至危重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有一定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所以,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儿童出现手足口病的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诊治,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病情、避免加重的关键手段。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1.环境预防

环境管理是预防儿童手足口病的关键措施。日常生活中,应当尽可能消杀儿童生活环境当中可能存在的相关病毒,首先要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使用紫外线消毒。手足口病病毒对于紫外线较为敏感,所以家中可以常备一个紫外线灯进行环境消毒灭菌。原则上不建议使用各种含氯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虽然此类消毒剂对于手足口病病毒的消杀作用明显,但对于人体及皮肤同样具有较大的刺激性,所以儿童居家场所内一般不建议使用,或者尽可能少用。家庭环境中的各种物品需要进行定期消毒,可以使用较为温和的消毒液对门把手、儿童课桌椅等各类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穿着衣物也尽可能在阳光下曝晒或者在紫外线灯下进行照射消毒。需要注意,虽然75%的医用酒精是许多家庭日常生活中常备的消毒液,但这种消毒液对于肠道病毒的杀灭并没有作用,应选用针对性的家用消毒液进行环境物品消杀。

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0

2.卫生习惯

另一项能够针对性阻断病毒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就是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了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首先需要了解相关知识,并且及时纠正儿童的不良卫生习惯。

首先,儿童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无论是居家还是在其他各种场所,都需要勤洗手,尤其是接触他人物品或与他人接触时。勤洗手的习惯不仅能够预防手足口病,也能对各种胃肠道传染性疾病起到积极预防的效果。洗手要使用流动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洗手液虽然不能针对性消杀手足口病病毒,但配合流动水一般能够冲洗掉一些附着于表面的病毒。其次,在饮食方面,儿童不要与他人共用餐具,一定要吃熟食、喝沸腾后的白开水。最后,在他人或自己打喷嚏、咳嗽时要掩住口鼻,对于他人的粪便、痰液及各种分泌物都要远离。

3.疫苗接种

关于手足口病的疫苗,目前我国有主要针对EV-A71的手足口病疫苗,针对性接种这一类型疫苗能够帮助达到特定的预防与保护效果,但是对于已经感染过EV-A71手足口病的患儿,无需再接种。一般建议尽可能在12月龄以前完成疫苗接种,若超过5岁接种一般达不到有效的预防效果。

4.特殊场所的管理

幼儿园或学校等集体场所是手足口病大范围传播的关键场所。一般来说,每到手足口病的高发时节,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应当开启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例如:每日进行晨检观察儿童的健康情况,每日对环境进行消杀,与儿童家长做好日常沟通,达到及早发现、避免传播的效果。

儿童手足口病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多数情况下都能够治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积极了解儿童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做好日常生活的基础防护,减少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