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作者: 王雷雷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儿童智力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削弱或丧失学习兴趣。本文将介绍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多样化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1.兴趣与知识获取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主动投入学习,积极探索知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当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主动思考、分析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图形知识时,如果学生对各种图形充满兴趣,他们会在生活中积极寻找不同的图形,如圆形的盘子、长方形的书本、正方形的手帕等,通过这种主动观察和思考,加深对图形概念的理解。
2.兴趣与能力发展
兴趣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深远影响。例如:在“一题多解”教学中,学生因为对问题感兴趣,会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多种解题思路。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学生因为感兴趣,会自发组织小组讨论,通过测量、撕拼等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在实际生活中,如遇到计算购物折扣、规划活动预算等数学问题时,学生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样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1.趣味语言教学
数学教师可以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言生动性与学生参与: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进而深入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鼓励性评价的作用:鼓励和赞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如“你的努力老师都看在眼里,你真棒!继续加油哦!”这样的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从而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同时,鼓励性评价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2.情境创设教学
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童话故事、角色扮演等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童话故事:童话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例如:以熊猫分竹笋的情境为例,教师可以这样讲述:“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熊猫宝宝们发现了一堆鲜嫩的竹笋,可是竹笋好多呀,它们不知道该怎么分才好。于是,熊猫们开始思考,如果有10根竹笋,要平均分给2只熊猫,每只熊猫能分到几根呢?如果有15根竹笋,平均分给3只熊猫,又该怎么分呢?”这样的童话故事情境,能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森林之中,与熊猫宝宝们一起思考数学问题。学生们可能会将自己想象成熊猫宝宝,思考不同的分竹笋方法,从而拓展思维空间。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小数点移动的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数字和小数点,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小数点移动对数字大小的影响。一个学生扮演数字“123”,另一个学生扮演小数点。当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时,数字就变成了“12.3”;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数字变成了“12300”。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直观地看到小数点的移动规律,还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3.生活实践结合
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数学的场景很多。例如:班级组织联欢会需要购买水果,已知苹果每斤5元,香蕉每斤3元,预算是100元,要求购买水果的总重量不低于20斤,那么该如何购买才能既满足预算要求又保证水果的总重量呢?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数学中的线性规划知识来解决。首先,设购买苹果x斤,香蕉y斤,根据条件可以列出不等式组:5x+3y≤100,x+y≥20。通过分析这个不等式组,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取值来找到这个购买水果问题的最优解。通过计算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生活化:将知识生活化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另一方面,将知识生活化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当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就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时,需要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结语
多样化教学策略,包括趣味语言教学、情境创设教学、生活实践结合等,这些策略在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持续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VR)或增强现实技术(AR),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还可以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