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测的重要性与血常规指标的临床意义
作者: 师婉 雷芳在现代医学诊断中,血液检测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血液作为人体内循环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还承载着免疫防御、代谢调节和内外环境平衡等多种关键功能;因此,血液中的微小变化往往能够反映出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无论是常见的感冒发烧,还是复杂的慢性疾病,血液检测都能为医生提供重要的线索,帮助他们更准确地判断病因、评估病情并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文将介绍血液检测的重要性,以及血常规检测中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它们在诊断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中的关键作用。
血液检测的重要性
血液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发现。血液在人体内不断循环,流经全身各个器官,参与新陈代谢,并调节和维持身体各项功能的活动以及内外环境的平衡。血液由血细胞与血浆构成,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血细胞及其相关参数的变化,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血常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测一般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项目。其中每一种项目的数值异常都可能提示身体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
1.白细胞
白细胞可以识别并消灭入侵的病原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白细胞水平升高时,可能提示身体产生了炎症或感染,具体的感染部位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分析。例如:伴随咳嗽、痰多,可能是肺部感染;耳朵流脓水可能是中耳炎;全身淋巴结肿大则需警惕恶性血液疾病。白细胞正常值范围: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至2岁(11~12)×109/L;儿童(5~12)×109/L。白细胞是血细胞分类最多的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五类。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及杀菌的功能,在白细胞中占50%~70%。如果中性粒细胞数值过高,可能提示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出血、恶性肿瘤等问题;当中性粒细胞数值过低时,则可能提示出现伤寒、麻疹、流感等问题。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具有免疫识别功能。根据具体功能的不同,淋巴细胞可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细胞增多一般提示机体出现了感染性疾病、血液病等。此外,一些器官移植的患者也可能出现淋巴细胞增多,这是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

嗜酸性细胞:从青春期开始,甲状旁腺内出现嗜酸性细胞,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嗜酸性细胞可以分为生长激素细胞与催乳激素细胞两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昼夜变化较大,白天低、晚上高,上午波动大、下午稳定,其机制可能与糖皮质激素的节律性分泌有关。嗜酸粒细胞增高在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中最常见;降低多见于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情况。
嗜碱性细胞:嗜碱性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较少的一种,它们含有大量嗜碱性颗粒,这些颗粒内含有组胺、肝素等物质。在过敏反应中,嗜碱性细胞会释放这些物质,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等生理反应,从而引发过敏症状。因此,嗜碱性细胞增多通常与过敏反应相关,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此外,嗜碱性细胞增多也可能与某些血液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相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嗜碱性细胞计数的变化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药物使用、应激状态等。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具有吞噬和清除受损细胞及病原体的能力。它们在人体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对抗病毒感染和某些细菌感染时。单核细胞还能分化为巨噬细胞,进一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单核细胞在儿童中可出现生理性增多现象,而在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感染性疾病中,则会观察到其病理性增多。此外,单核细胞增多还可能见于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以及某些血液病等情况。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测通常会显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明显减少。
3.血小板
血小板具有凝血功能,能够形成止血栓子。缺铁性贫血、骨髓性增生、癌症等疾病会导致血小板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血小板减少。
通过血常规指标区别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
细菌性感染与白细胞变化:一般情况下,当白细胞总数增加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时,发生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在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边缘池白细胞会捕捉到感染信号,随后白细胞迅速穿过血管壁,向感染区域移动,吞噬、消化这些细菌。在吞噬大量细菌后,中性粒细胞可能会裂解,释放溶酶体酶,进一步消化这些坏死的组织和细胞,最终形成脓液。例如:儿童出现脓液或流鼻涕等症状,可能是由于中性粒细胞在吞噬细菌后形成的。因此,在细菌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总数可能会增高。
病毒性感染与淋巴细胞变化:当白细胞总数减少或正常,而淋巴细胞比例增加时,通常提示发生病毒性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在病毒性感染中,淋巴细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B细胞、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等。B细胞可以合成针对病毒的抗体,抗体与病毒结合后,能够破坏病毒的结构;T细胞负责将病毒感染的信号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性T细胞。这些细胞协同作用,清除被感染的细胞,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