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您如何科学护肤

作者: 付庆会 高娟

皮肤是人体的最外层,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即皮肤的变化常常能反映身体内在的变化,而皮肤疾病是机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的一种外在表现。中医强调整体治疗、天人相应、注重保养、科学护肤才能拥有健康的肌肤。本文主要从皮肤病的中医病因、面部肌肤问题的中医机制、促进肌肤健康的方法3个方面,介绍中医如何科学护肤。

皮肤病的中医病因

皮肤是人体的外层器官,六淫邪气可直接侵犯皮肤进而引起皮肤疾病。如湿邪入侵人体,会出现湿疹、黄水疮、糜烂型足藓等皮肤疾病。风邪侵袭人体会出现荨麻疹、风疹等皮肤疾病。

《素问·调经论》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内至脏腑,外达皮肤,营养全身。如气不能生血,则无血以荣肤,气不行血,则虽有血而无以润肤,而必肌肤甲错。《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颜面而走空窍。”机体气血失和,津液运行障碍,血液凝滞,会使皮肤色泽晦暗、粗糙而无光泽,出现一系列皮肤疾病。

五脏与皮肤的关系主要表现如下:心与皮肤的关系在于心能推动血液运行,滋养面部皮肤,使面部红润光泽;肺与皮肤的关系在于肺的主气功能和宣发卫气,让津液输布全身,起温润皮肤的作用;脾与皮肤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脾能将水谷化生为气血,滋养荣润皮肤;肝与皮肤的关系主要在于肝有疏泄藏血功能,可以使气血调和,容光焕发;肾与皮肤的关系集中表现在肾主藏精化气而滋养皮肤。五脏的生理功能决定着气血阴阳的盛衰,也直接影响着皮肤的健康。

皮肤病的发生与否,与正气的盛衰、阴阳的平衡及脏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只有保持阴平阳秘,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盛,卫外固守,才能使皮肤功能正常,此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旦脏腑气机失调,阴阳失调,代谢紊乱,则可能引起皮肤疾病。

面部肌肤问题的中医机制

面部的不同部分分属五脏,不同部分的面部皮肤疾病也表示不同的脏腑功能失常。如左颊属肝,右颊属肺,头额属心,下颏属肾,鼻属脾。

中医教您如何科学护肤0

例如:黄褐斑是一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颈部的斑片状色素沉着病,斑片经常出现在面颊部位,主要是因为女性容易情志抑郁不舒,影响肝主疏泄及肝藏血之功能,进而出现肝失条达,气机郁滞,以致气血瘀滞,不能上荣于颜面。心火旺盛的青少年经常在额头出现青春痘,因为心火旺盛会影响血液的运行,瘀滞在额头而长青春痘。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之人容易得酒糟鼻,因为长期饮食不节,嗜食辛甘厚味,会影响脾胃功能,使脾失运化,无法化生气血,故无法滋养荣润皮肤。月经期前后经常在口周出现青春痘,因为环绕口唇的经脉有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任脉和冲脉。任脉和冲脉均起于胞中,具有调节月经的作用,因此月经期前后容易长青春痘。经常熬夜的人容易长青春痘、疖肿等感染性皮肤病,因为23:00到3:00是肝胆经所主,3:00到5:00是肺经所主。肝主疏泄,胆主排泄胆汁助消化之功能.肺主皮毛,主通调水道。长期熬夜就会影响肝胆和肺脏的功能,气血津液不能正常运行,淤积在体内,从面部皮肤发病而表现为青春痘。因此,应在23:00之前睡觉,即使睡不着也应保持安静或闭目养神,这样才能使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正常运行,才不会引起面部皮肤疾病。此外,作息规律还有助于肾精的封藏,肾精化气而滋养皮肤。

因此,可以通过面部皮肤疾病的部位判断病因,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治疗和保养。比如额头长青春痘的青少年就要注意保养心神,不能过度喜乐兴奋;罹患酒渣鼻的人要避免过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容易长黄褐斑的女性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抑郁恼怒;口周容易长青春痘的人要尽量避免熬夜。

促进肌肤健康的方法

1.运动

中医认为运动可以促进精气流动,气血畅达,血脉通畅,使面色红润光泽,免疫力增强。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都是可以促进肌肤健康的运动。清晨起床后或晚上睡前2小时进行运动是最好的。八段锦可以调理五脏六腑的功能,简单好学,跟着视频学习几次就可以掌握。在轻音乐中舒展身体,跟着身体的动作配合呼吸,可以使气入丹田,内心平静,做完后会感到全身轻松,神清气爽。

2.按摩

按摩可以促进肌肤健康,如每天晚上洁面后外用保湿乳液时进行面部按摩。面部按摩指在整个面部涂上润肤霜并施用一定的轻柔手法进行按摩,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使面部轮廓更加清晰,面部皮肤更加光润。面部按摩要求手法要稳定,部位要准确,有节奏感,动作灵活、轻盈、刚劲、柔和,力度要适中,快而有序。按摩时应顺应皮肤的纹理方向进行按摩。如果面部皮肤有感染或痤疮时,严禁进行面部按摩。

3.刮痧

可以选择面部刮痧板进行面部刮痧。面部刮痧不仅可以疏通面部经络,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的流量,使皮肤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氧气,还可以加快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使面部红润有光泽。刮痧的原则应以不出痧为度,即面部不红。

4.精神平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这说明精神活动与五脏密切相关,心在志为喜,喜乐愉悦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喜乐过度可能耗散心神,导致注意力涣散;肺在志为悲,悲忧过度,则可损伤肺气引起呼吸气短;脾在志为思,思虑过度则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吸收引起腹胀、泄泻;肝在志为怒,过度郁怒则伤肝,引起肝阳上亢或肝气郁结引起头痛、头晕或乳房增生、结节;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恐则气下,可出现二便失禁、遗精、滑精。因此,精神平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保养五脏非常重要。

只有心情舒畅才能使五脏滋养,营卫通利、气血畅、经络通,进而让皮肤营养有度,代谢有常,光泽少皱,神采奕奕。保持内心的平静,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读书、弹琴等,让心静下来,抛开生活中的烦恼。要学会豁达和宽容,放下执念,以获得内心的平静。

5.面部保湿防晒

皮肤的屏障功能不仅可以防止外界化学物质及微生物的入侵,还可以防止皮肤水分的丢失。因此,每天早晚清洁面部后外涂保湿乳很重要,保湿是保护和修复皮肤屏障的重要一环。此外,结合面部按摩和刮痧,可以更好地修复皮肤屏障,从而预防皮肤疾病的发生。

皮肤老化包括自然老化和光老化。光老化是因皮肤长期受到日光照射所引起的损害,表现为皮肤粗糙、增厚、松弛、深而粗的皱纹,局部有过度的色素沉着或毛细血管扩张,甚至可能出现各种良性或恶性肿瘤。因此,防晒不仅仅是防晒黑、防晒伤,最重要的是防止光老化。因此,保护肌肤健康,要做好防晒措施,主要方式有墨镜、帽子、雨伞、防晒服等物理遮蔽防晒,以及外涂防晒霜,选择合适的防晒霜并按时补涂,防止皮肤的光老化。一般建议经常呆在室内环境的人群,可使用SPF 20~30、PA++的防晒霜;需要经常出入室内外或户外旅游运动的人群,须使用SPF 50、PA+++的防晒霜。防晒系数过高,容易造成皮肤负担;防晒系数过低,起不到防晒效果。因此,应根据环境变化选择合适的防晒霜,以更好地保护皮肤健康。

中医教您如何科学护肤1

结语

皮肤的健康离不开整体的健康与协调,中医注重整体治疗、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规律,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饮食有节、合理的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才能使躯体健康;脏腑功能正常,才能使皮肤红润、肌肉丰满、身躯挺拔、动作矫健,从而给人以外形上的美感;同时还要保持心情舒畅,不内耗,肯定自己的价值,才能让精神愉快、豁达大度、积极向上,从而给人一种气质上的美感。此外,还要注意保湿和防晒,防止微生物及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因此,从多方面注重保养,不但可以拥有健康的体魄,还可以拥有健康美丽的肌肤。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