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之路

作者: 付彩红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与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可并发心、脑、肾、眼、皮肤等多系统损害,不仅使患者陷入身心的双重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积极防治极为重要。目前糖尿病已被国家纳入慢病康复管理体系,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有效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促进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介绍糖尿病康复方面的一些建议或原则,以期为患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正视疾病—— 树立康复理念

基于国家2030战略背景下的“大健康”“大康复”理念,倡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调不仅要关注疾病的康复,更要重视病了的“人”的心理状态,为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之路指明了具体的方向—— 身心康复。糖尿病是慢性病、终身病,具有高并发症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患者不应忽视、回避甚至放任,当然过于焦虑抑郁或夸张的负向情绪反应也是不可取的,而应正视接纳,提高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自我维持健康行为方式的能力,将身心共养的康复理念贯穿于糖尿病管理的全生命周期。

现代康复—— 助力科学降糖

伴随现代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糖尿病的康复管理范式也随之不断优化。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不再是“管住嘴、迈开腿”的空洞口号,而是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个体化的综合康复方案。经典的“五驾马车”方式和新兴的“五驾马车”方式主要侧重于对日常生活方式的管理或危险因素的干预。在此基础上增加营养、运动、心理等专业康复,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对高质量生活的康复需求。

● 营养支持

营养与日常饮食的密度、结构以及种类密切相关。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在大多患者看来就是要“少油、少盐、少糖”,然而这种错误的思想理念往往造成营养不良或新的代谢紊乱。

因此专业的营养康复介入是非常有必要的。与单纯的饮食控制不同,现代营养已从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从能量平衡向细胞营养转变,倡导科学的吃,合理的吃,健康的吃。具体营养方案的制定是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基于个人营养检测评估结果,根据身高、体重、劳动强度计算所必需的总热量,并均衡合理分配于含三大营养物质的食物以满足人体的基础营养。同时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素来辅助治疗,以有效平稳地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

● 运动训练

糖尿病的运动训练是康复专业性比较强的一种干预方式,可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但对于不同人群,具体的运动形式、强度、时间及频率等均不同。

康复师通过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肢体运动及心肺功能等进行综合评估,设立康复目标,制定康复运动方案,并结合效果反馈及时调整。具体运动疗法包括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如步行、踏车、游泳等)和中小强度的循环抗阻训练,建议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训练,否则运动不当反而增加其他病症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 心理疏导

心理康复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糖尿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其治疗的长期性、复杂性常给患者带来巨大心理压力,而负向心理及情绪起伏又会导致血糖波动等变化。因此糖尿病康复过程中也应重视对心理的疏导。

一方面是自我心态的调整,很多患者因缺乏对病情的整体认知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这种情况可尝试参加远程教育课程或知识讲座以及“糖友会”活动,在学习、分享、交流中调整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当自身无法调节时,则需向专业的心理康复师寻求帮助,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技巧,促进身心健康。

中医调护—— 帮你保驾护航

新时代《“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从国家战略角度高度肯定中医康复的不可替代性。基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下的中医康复在改善躯体化症状、防治并发症、延缓病情进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针、药、术融合

针、药、术是中医康复的三大法宝,“针药”顾名思义指针刺与中药,“术”主要指耳穴压丸、膏摩、穴位按摩等,在糖尿病防治中不仅能单独应用,又可以联合应用以协同增效,蕴含了“以人为本、既病防变、三因制宜”的中医理论,如不能耐受药者,可以选择针法。通过“内外调治、身心共养”的综合康复方法以调理机体的气血阴阳,提高临床疗效。

◆ 饮食调护

中医的饮食养生康复理念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千金要方》等著作就曾提到辨证施膳的重要性。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核心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因此应秉持饮食有节的原则,避免进食膏粱厚味、辛辣炙煿之品。同时可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寓医于食,即“药食同源”,适当食用麦冬、葛根、黄精、沙参、山药、枸杞子等以养阴滋阴、扶助正气,从而改善机体的疾病状态。

◆ 运动导引

中医运动康复包括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功法的训练,以增强正气、调整阴阳、疏通气血、改善体质。八段锦注重意识引导、呼吸与神经放松,强调“意神”结合,具有低强度、长时间有氧方式和动静相兼特点。太极拳以意领气,以腰为轴,以气运身,通过十二经脉使气血遍布周身,通达四肢,涵盖现代低强度有氧运动、柔韧性训练、协调性训练、耐力及一定的阻抗训练。五禽戏归属于有氧运动和阻力训练混合干预的模式。三者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调控情绪,可谓“身心兼修”,若长期坚持能最大程度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 情志调护

中医情志调护即为现代的心理康复。糖尿病属于慢性病,久病易使其产生异常情志,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影响疾病康复。而情志舒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平衡,才能形与神俱,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正如《内经》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或移情易性法及五行音乐疗法等疏导异常情志,促进气血顺畅,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提升整体康复效果。

糖尿病的康复不是以治愈为终点,而是以身心改善为起点。随着中西医文化的碰撞交融,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在糖尿病的康复之路上愈发凸显。糖尿病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疾病,通过个人—家庭—社区—医院四级一体的康复模式,充分发挥中西医优势, 能使患者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复成功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