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春变形记》看青春期成长

作者: 严凤平

从《青春变形记》看青春期成长0

《青春变形记》是美国上映的一部动画电影,讲述了华裔女孩美美遗传了“红熊猫”基因,每当情绪难以控制时就会化身红熊猫,并产生了一系列母女冲突的故事。

青春期的主旋律

美美13岁,勤劳懂事,成绩很好。放学后,她陪母亲打扫自家的祠堂、迎接客人。然而,美美刚进入青春期,身心剧烈变化,出现了一些烦恼。变红是青春期的主旋律,既代表着美美激动时,会化身红色熊猫,同时也隐喻着青春期来临。

因为情绪激动,美美第一次化身红色熊猫。母亲认为她来了初潮, 跟踪美美前往她的学校,想给予美美指导。此时,红熊猫指代美美的初潮,隐喻她因为青春期而出现的生理变化。

与此同时,美美的心理也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她和另外三个要好的小伙伴,成为男团“4-town”的忠实粉丝,在课余讨论偶像的一切。另外,美美还看便利店的帅气店员,眼睛里散发着憧憬的光。一方面,家庭的严格教养让她很乖巧;另一方面,在同伴和偶像的影响下,她又变得叛逆。她渴望自由,但很难摆脱母亲的控制,情绪也变差。激动时,就会变身红色熊猫。红色熊猫象征了青春期来临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后来,驱除仪式启动,美美进入了一片“竹林”。剥离红熊猫时,美美却选择与其共存。此时,红熊猫指代自我。

来自友情的力量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建立个人的认同是个体进入青春期的重要发展任务,个体通过不断地自我探索、角色认定,确定“我是谁”,产生自我价值感、决策能力和自尊,从而达到自我认同。

同伴关系是此阶段的重要人际关系,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同伴关系中,他们寻求社会认同,建立亲密关系,并从中获得情感支持和尊重。所以,同伴关系成为塑造个体自我认知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学校里,和美美关系最为亲近的是普利亚、小美莉安姆和艾比三个女孩,她们四人都是当红偶像歌手男团“4-town”的粉丝。在美美变身为红熊猫时,同学们对“超大红熊猫”的反应都不尽相同。有的人认为是令人震撼的吉兆,有的人被她吓坏了,有的人选择回避,有的人觉得她特别可爱。但无论她是红熊猫还是小女孩,美美的朋友们都选择无条件爱她。于是,在朋友们的无条件接纳下,美美心情平复,变回了原形。

由此可见,朋友是个体生活中的重要社会支持系统之一。当个体无助、难过时,朋友不吝给予其包容和支持。好的友谊就像一件茸茸的毛衣,它会让个体感到无比温暖、舒适。

接纳不完美的自我

成长意味着自我意识的渐变扩张,当孩子的自我意识背离父母的认知经验时,叛逆就发生了。青春期美美非常敏感,想法也很独立。她渴望参加偶像演唱会,这是基于自我认同的追寻。不过,她不敢表达自我,害怕母亲否定和失望,所以才会撒谎。一方面小心翼翼维护好母女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能照顾到自己的兴趣,但终究还是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

美美情绪激动时,她会变成一只超大的红熊猫。这种特殊能力虽然困扰了美美,但也成为她探索自我、理解家族历史的钥匙。美美每一次化身红熊猫既是其生理变化的写照,也是她情绪波动的外在表现,更是她对自我认知不断探索的隐喻。

最后,美美决定和红熊猫共存。做出这个决定并不轻松。一方面,与父亲对她的爱有关。父亲老李虽寡言木讷,但他很关心美美,并试着走近了解美美的世界。父亲让美美懂得,或许人人心中皆有怪兽,与其千方百计去“封印”,倒不如试着与之“共存”,因为那只怪兽不也正是自己的一部分吗?然而,无论是哪种选择,都必须基于美美独立思考。另一方面,与美美的自身领悟有关。美美逐渐领悟到,红熊猫是她生命不可剥离的一部分,坦然接受比压抑更适合自己。成长就是学会拥抱那只不完美的“红熊猫”,找到自我,接纳自我。

双向奔赴的成长

当美美初次变身为红熊猫,感到害怕和困惑时,母亲虽然试图帮助她,但过于保护和控制的方式反而加剧了她的不安。为了和朋友一起去看男团“4-town”的演唱会,她们作了很多努力,但是母亲的反对让她与母亲的情感冲突最终爆发。

一次举办家庭仪式时,美美终于敢于对着压抑说“不”,拒绝与红熊猫分离。正因为如此,她与母亲之间爆发了最为激烈的冲突。母亲终究还是失控了,美美也在拼命抗争,母女之间的情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考验。然而,在这场风波之后,母女两人开始了真正的思考、沟通与理解。母亲逐渐领悟到,她的女儿需要空间去探索自己的身份和欲望,而不是单纯地遵循家庭的传统。至此,母女之间的矛盾得以缓和。

母亲不正是拼命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活在他人的评价体系中,渴望得到身边人的认同,为此伤痕累累,却被封印在内心的脆弱小孩吗?美美又何尝不是如此?幸而母亲在美美的陪伴下,让小小的自己在爱中瞬间长大,母亲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走好了,母亲也顺理成章地和外婆和解了,而美美也和母亲和解了。最终,美美和母亲实现了双向奔赴的成长。

总之,个体进入青春期,其出现的逆反心理和行为是一种自我探索的表达,蕴含着积极的成长因子,所以需要亲子之间加强沟通,换位思考,各自领悟,最终促进亲子共同成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